红楼梦第六回:周瑞家的为什么愿意帮助刘姥姥?
次日天未明时,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了几句话。五六岁的孩子,听见带了他进城逛去,喜欢的无不应承。
于是刘姥姥带了板儿,进城至宁荣街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
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
众人打量了一会,便问:“是那里来的?”
刘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那位太爷替我请他出来。”
那些人听了,都不理他,半日方说道:“你远远的那墙畸角儿等着,一会子他们家里就有人出来。”
内中有个年老的说道:“何苦误他的事呢?”
因向刘姥姥道:“周大爷往南边去了。他在后一带住着,他们奶奶儿倒在家呢。你打这边绕到后街门上找就是了。”
刘姥姥谢了,遂领着板儿绕至后门上。只见门上歇着些生意担子,也有卖吃的,也有卖玩耍的,闹吵吵三二十个孩子在那里。
刘姥姥便拉住一个道:“我问哥儿一声:有个周大娘在家么?”
那孩子翻眼瞅着道:“那个周大娘?我们这里周大娘有几个呢,不知那一个行当儿上的?”
刘姥姥道:“他是太太的陪房。”
那孩子道:“这个容易,你跟了我来。”
引着刘姥姥进了后院,到一个院子墙边,指道:“这就是他家。”
又叫道:“周大妈,有个老奶奶子找你呢。”
周瑞家的在内忙迎出来,问:“是那位?”
刘姥姥迎上来笑问道:“好啊?周嫂子。”
周瑞家的认了半日,方笑道:“刘姥姥,你好?你说么,这几年不见,我就忘了。请家里坐。”
刘姥姥一面走,一面笑说道:“你老是‘贵人多忘事’了,那里还记得我们?”
说着,来至房中,周瑞家的命雇的小丫头倒上茶来吃着。
周瑞家的又问道:“板儿长了这么大了么!”
又问些别后闲话。
又问刘姥姥:“今日还是路过,还是特来的?”
刘姥姥便说:“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就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
周瑞家的听了,便已猜着几分来意。只因他丈夫昔年争买田地一事,多得狗儿他父亲之力,今见刘姥姥如此,心中难却其意;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
便笑说:“
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叫你见个真佛儿去的呢。
论理,人来客至,却都不与我相干。
我们这里都是各一样儿:我们男的只管春秋两季地租子,闲了时带着小爷们出门就完了;我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
皆因你是太太的亲戚,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我竟破个例给你通个信儿去。
但只一件,你还不知道呢:我们这里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不理事,都是琏二奶奶当家。你打量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儿,大舅老爷的女孩儿,小名儿叫凤哥的。”
刘姥姥听了,忙问道:“原来是他?怪道呢,我当日就说他不错。这么说起来,我今儿还得见他了?”
周瑞家的道:“这个自然。如今有客来,都是凤姑娘周旋接待。今儿宁可不见太太,倒得见他一面,才不枉走这一遭儿。”
刘姥姥道:“阿弥陀佛!这全仗嫂子方便了。”
周瑞家的说:“姥姥说那里话。俗语说的好:‘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不过用我一句话,又费不着我什么事。”
说着,便唤小丫头:“到倒厅儿上,悄悄的打听老太太屋里摆了饭了没有。”
小丫头去了。
这里二人又说了些闲话。刘姥姥因说:“这位凤姑娘,今年不过十八九岁罢了,就这等有本事,当这样的家,可是难得的!”
周瑞家的听了道:“嗐!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了!这凤姑娘年纪儿虽小,行事儿比是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儿似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回来你见了就知道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儿。”
说着,小丫头回来说:“老太太屋里摆完了饭了,二奶奶在太太屋里呢。”
周瑞家的听了连忙起身,催着刘姥姥:“快走,这一下来就只吃饭是个空儿,咱们先等着去。若迟了一步,回事的人多了,就难说了。再歇了中觉,越发没时候了。”
说着,一齐下了炕,整顿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跟着周瑞家的,逶迤往贾琏的住宅来。
先至倒厅,周瑞家的将刘姥姥安插住等着,自己却先过影壁,走进了院门,知凤姐尚未出来,先找着凤姐的一个心腹通房大丫头名唤平儿的。
周瑞家的先将刘姥姥起初来历说明,又说:“今日大远的来请安,当日太太是常会的,所以我带了他过来。等着奶奶下来,我细细儿的回明了,想来奶奶也不至嗔着我莽撞的。”
平儿听了,便作了个主意:“叫他们进来,先在这里坐着就是了。”
周瑞家的才出去领了他们进来。
上了正房台阶,小丫头打起猩红毡帘,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知是何气味,身子就象在云端里一般。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刘姥姥此时只有点头咂嘴念佛而已。
于是走到东边这间屋里,乃是贾琏的女儿睡觉之所。
平儿站在炕沿边,打量了刘姥姥两眼,只得问个好,让了坐。
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戴银,花容月貌,便当是凤姐儿了,才要称“姑奶奶”,只见周瑞家的说:“他是平姑娘。”
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叫他“周大娘”,方知不过是个有体面的丫头。
于是让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平儿和周瑞家的对面坐在炕沿上,小丫头们倒了茶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