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回:林如海因何四十多岁才跟嫡妻贾敏生下第一个孩子林黛玉,是否有蹊跷?
那日偶又游至维扬地方,闻得今年盐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为巡盐御史,到任未久。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也曾袭过列侯的,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只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到了如海便从科第出身。
虽系世禄之家,却是书香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人丁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没甚亲支嫡派的。
今如海年已五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又于去岁亡了,虽有几房姬妾,奈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
只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见他生得聪明俊秀,也欲使他识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且说贾雨村在旅店偶感风寒,愈后又因盘费不继,正欲得一个居停之所以为息肩之地。偶遇两个旧友认得新盐政,知他正要请一西席教训女儿,遂将雨村荐进衙门去。
这女学生年纪幼小,身体又弱,工课不限多寡,其馀不过两个伴读丫鬟,故雨村十分省力,正好养病。
看看又是一载有馀,不料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病而亡。女学生奉侍汤药,守丧尽礼,过于哀痛,素本怯弱,因此旧病复发,有好些时不曾上学。
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
这一日偶至郊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信步至一山环水漩、茂林修竹之处,隐隐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剥落。有额题曰:“智通寺”。
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云:
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雨村看了,因想道:“这两句文虽甚浅,其意则深。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也未可知,何不进去一访。”
走入看时,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
雨村见了,却不在意;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又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雨村不耐烦,仍退出来,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于是移步行来。
刚入肆门,只见座上吃酒之客有一人起身大笑,接了出来,口内说:“奇遇,奇遇!”
雨村忙看时,此人是都中古董行中贸易姓冷号子兴的,旧日在都相识。
雨村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最相投契。
雨村忙亦笑问:“老兄何日到此?弟竟不知。今日偶遇,真奇缘也。”
子兴道:“去年岁底到家,今因还要入都,从此顺路找个敝友说一句话。承他的情,留我多住两日。我也无甚紧事,且盘桓两日,待月半时也就起身了。今日敝友有事,我因闲走到此,不期这样巧遇!”
一面说一面让雨村同席坐了,另整上酒肴来。
林家四代袭侯,林如海又是探花出身,在不主张晚婚晚育的年代,他因何四十多岁才跟嫡妻贾敏生得一女,是否有蹊跷?贾敏结婚时。年龄也非常大吗?他俩的婚姻仅仅只是为了凑合吗?
-
依照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林氏夫妇是由于双方身体、营养状况、遗传因素、环境饮食甚至精神紧张等因素导致的难以生育,拿到当今社会应该去看“不孕症”门诊。
而且林家往上看,我们可以发现林家的子孙一直都不旺盛,这也是一个遗传基因的问题,林如海甚至还是家里的独苗,而且林如海还曾经通过十年寒窗苦1年前 -
贾敏应该很小就结婚了(古代一般十五岁就要谈婚论嫁了,也有更小的),所以,四十岁才有孩子应该不是身体原因,书中没有明说。
1年前
那么好的家庭,人丁却不旺,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