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好了歌》脍炙人口,你如何理解“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admin 红楼一梦 963

可巧这日拄了拐扎挣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狂落拓,麻鞋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

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叫《好了歌》。”

士隐本是有夙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悟彻,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注解出来如何?”

道人笑道:“你就请解。”

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大笑道:“解得切!解得切!”

士隐便说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的搭裢抢过来背上,竟不回家,同着疯道人飘飘而去。

当下哄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封氏闻知此信,哭个死去活来。只得与父亲商议,遣人各处访寻,那讨音信?

无奈何,只得依靠着他父母度日。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伏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帮着父亲用度。

那封肃虽然每日抱怨,也无可奈何了。

《好了歌》脍炙人口,你如何理解“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古人有云:花开半看,酒至微醺。我们该如何把握好人生中“好”的境界?这种好是不是一种儒家的中庸之道?抑或是道家的道法自然?

题外话:其实,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其主旨应当就是道法自然(大象无形),贾宝玉吟诗作对,均是依环境而定。贾政比较死板,容易拘泥于一点。这作文,认真读了第十七回的话,就一点都觉得不难。

回复

共5条回复 我来回复
  • 肖严xy
    肖严xy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可否做这样的理解?曹公论及好便是了,了便是好时,虽表面看上去有消极之含义,什么都可抛弃,如过眼云烟,功名富贵,甚至伦理亲情。
    但实际上好了歌,在于我们要放下对于名利的追逐。自我解脱。我们可以以贾雨村说明,贾雨村放不下功名利禄,包庇薛蟠,害石呆子,最后导致自己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1年前 0条评论
  • 落叶无言
    落叶无言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正话反说,交代出悲剧结局以及宝玉遁入空门的隐喻 😄

    1年前 0条评论
  • 孤独的西北狼
    孤独的西北狼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好了歌,曹雪芹通过甄士隐来用普通人的眼光和认知来说明好了歌的认识。多少历史上的名人和普通人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结果草末了,多少人的贪欲和各种欲望都到最后还是给他人作嫁衣裳的结局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次又一次的历史的大循环。现在的事和历史上的事都是一样的道理!

    1年前 0条评论
  • Paul Wong
    Paul Wong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在世人眼中,神仙是一种处在尘世中的人们非常羡慕的生活状态。因为神仙不用为生活发愁,不用为功名利禄奔走。我认为好了歌意在劝解世人少些功名利禄之心,佛系的心态。我的愚见。

    1年前 0条评论
  • 林黛玉
    林黛玉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只有好好学习,才不耽误自己,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神仙虽然好,功名利禄忘不了,这也是不能忘怀的事情。

    1年前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