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钗于奁内待时飞,薛宝钗是否真的嫁给了贾雨村?
一日到了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又另具一席于书房,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
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丫鬟曾回顾他两次,自谓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眸。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头。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云:
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凡也!”
雨村忙笑道:“不敢,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期过誉如此。”
因问:“老先生何兴至此?”
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
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蒙谬爱,何敢拂此盛情。”
说着便同士隐复过这边书院中来了。
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二人归坐,先是款酌慢饮,渐次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斝起来。
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
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清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听了大叫:“妙极!弟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霄之上了。可贺可贺!”
乃亲酌一斗为贺。
雨村饮干,忽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挂名。只是如今行李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得。”
士隐不待说完,便道:“兄何不早言!弟已久有此意,但每遇兄时并未谈及,故未敢唐突。今既如此,弟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捷,方不负兄之所学。其盘费馀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
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
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
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
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写荐书两封与雨村带至都中去,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身之地。
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
此一日,贾雨村才华在线,所吟两首诗与一副对联妙极。寄寓着他在爱情与事业上的愿望。娇杏因为“行去几回眸”彻底改写了她的命运。贾雨村获得银两,此一去,也达成了“人间万姓仰头看”的愿望。作者创作红楼梦,草蛇灰线,伏延千里,那么贾雨村所吟诵的对联,又隐喻了什么?
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玉,是否指黛玉?钗,是否指宝钗?正好相对。善价,谐音为善良的贾雨村?时飞,贾雨村的字也。这对联是不是告诉我们,林黛玉在危难之际,希望贾雨村知恩图报,放了她。匵中,应当指林黛玉被关押了起来。而此时,贾雨村却在忙着娶薛宝钗,因为薛宝钗那时正在她的嫁妆堆里等着——时飞——贾雨村。在古汉语里,奁有嫁妆的意思。
-
我看过《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那里面薛宝钗是嫁给了贾雨村,刚开始娇杏活着,薛宝钗做妾 ,后来娇杏去世,贾雨村把她扶正,她任由贾雨村贪赃枉法,胡作非为,后来被门子告发,被发配宁古塔,到那后,薛宝钗受不了饥寒交迫,不久去世,贾雨村撑了几年,也死在那,正应了金簪雪里埋啊!
1年前 -
嗯嗯,是啊
1年前 -
“玉在椟中求善价”是指宝黛渴望打破时代局限追求真爱。即便是当时礼教束缚。所谓的善价其实是自我的价值。“钗与奁内待时飞”其实也并非薛宝钗改嫁贾雨村。其应对应薛宝钗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所以“钗与奁内待时飞”其实是薛宝钗和贾探春的“才自精明志自高”一样,是对时代的抗争与与突破
1年前 -
宝玉和宝钗结婚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办成,所以宝玉没有责任
1年前
贾雨村就是她的好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