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
草房子 第一章 秃鹤——一
那是一九六一年八月的一个上午,秋风乍起,暑气已去,十四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就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
草房子 第一章 秃鹤——二
桑桑是校长桑乔的儿子。桑桑的家就在油麻地小学的校园里,也是一幢草房子。 油麻地小学是一色的草房子。十几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规则的,又似乎是没有规则地连成一片。它们分别用作教室、办公室、老师的宿舍或活动室...
草房子 第一章 秃鹤——三
当时,那纯洁的白色将孩子们全都镇住了。加上秃鹤一副自信的样子,孩子们别无心思,只是一味默默地注视着。但在仅仅过了两天之后,他们就不再愿意恭敬地看秃鹤了,心里老有将那顶帽子摘下来看一看和摘下那顶帽子再看...
草房子 第一章 秃鹤——四
秃鹤没有再戴那顶帽子。秃鹤与大家的对立情绪日益加深。秃鹤换了念头:我就是个秃子,怎么样?!因为有了这个念头,即使冬天来了,他本来是可以顺理成章地与别人一样戴顶棉帽子的,他也不戴。大冬天里,露着一颗一毛...
草房子 第一章 秃鹤——五
但秃鹤换得的是众人的冷淡,因为他使大家失去了荣誉,使油麻地小学蒙受了“耻辱”。孩子们忘不了那天汇操结束之后,一个个灰溜溜地从人家眼皮底下退出场外,退回教室的情景,忘不了事后桑乔的勃然大怒与劈头盖脑的训...
草房子 第一章 秃鹤——六
春节即将来临,油麻地小学接到上头的通知:春节期间,将举行全乡四十三所中小学的文艺汇演。这种汇演,基本上每年一次。 油麻地小学自从由桑乔担任校长以来,在每年的大汇演中都能取得好的名次。如今,作为办公室的...
草房子 第二章 纸月——一
纸月的外婆用手拉着纸月,出现在桑桑家的院子里时,是那年秋天的一个下午。那时,桑桑正在喂它的那群纯一色的白鸽。白鸽受了陌生人的惊扰,呼啦一声飞了起来。这时,桑桑一眼看到了纸月:她被白鸽的突然起飞与那么强...
草房子 第二章 纸月——二
桑桑向母亲提出他要有一件新褂子,理由是马上就要开学了,他应该有一件新褂子。 母亲说:“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也知道要新衣服了。”就很快去镇上扯回布来,领着桑桑去一个做缝纫活的人家量了身长,并让人家尽...
草房子 第二章 纸月——三
初冬的一天下午,北风越刮越大,到了快放学时,天气迅捷阴沉下来,桑桑家的那些在外觅食的鸽子受了惊吓,立即离开野地,飞上乱云飞渡的天空,然后象被大风吹得乱飘的枯叶一般,飘飘忽忽地飞回草房子。白杨在大风里鸣...
草房子 第二章 纸月——四
这天,纸月没有来上学。她的外婆来油麻地小学请假,说纸月生病了。纸月差不多有一个星期没有来上学。蒋一轮看看纸月拉下了许多作业,就对桑桑说:“你跑一趟板仓,将作业本给纸月带上,把老师布置的题告诉她,看她能...
草房子 第二章 纸月——五
纸月病好之后,又像往常一样上学回家。但这样过了两个星期之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纸月几乎每天上学迟到。有时,上午的第一节课都快结束了,她才气喘吁吁地赶到教室门口,举着手喊“报告”。开始几回,蒋一轮也没有...
草房子 第二章 纸月——六
刘一水跑回家换了衣裳,快近中午时,就觉得浑身发冷,乌了的嘴唇直打颤,放学后勉强回到家中。刘一水着凉生病了。刘一水的家长就闹到了油麻地小学,就闹到了桑乔家。这么一闹,就把事情闹大了,事情一闹大了,事情也...
草房子 第三章 白雀(一)——一
差不多每个地方上的文艺宣传队,都是由这个地方上的学校提供剧本并负责排练的。桑乔既是油麻地学校文艺宣传队的导演,也是油麻地地方文艺宣传队的导演 桑乔的导演不入流,但却很有情趣。他不会去自己做动作,然后让...
草房子 第三章 白雀(一)——二
晚上,桑桑在花园里循声捉蟋蟀,就听见荷塘边的草地上有笛子声,隔水看,白雀正在笛子声里做动作。今晚的月亮不耀眼,一副迷离恍惚的神气。桑桑看不清蒋一轮与白雀,但又分明看得清他们的影子。蒋一轮倚在柳树上,用...
草房子 第三章 白雀(一)——三
宣传队临时解散了。 蒋一轮一连十多天也没见着白雀,一有空就到河边上吹笛子。白雀的家就在河那边的村子里。他想,白雀一定能听到他的笛子声。蒋一轮什么曲子也不吹,就吹《红菱船》,从头到尾地吹。吹的时候,直让...
草房子 第三章 白雀(一)——四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桑桑就在蒋一轮与白雀之间传递了四封信,并即将促成一次幽会。 桑桑对大人之间的事充满了好奇心。他好像一个爱东张西望的人,忽然看到了一道门缝。他渴望着能从这道门缝里看到大人的世界—一个...
草房子 第三章 白雀(一)——五
桑桑充当了一个可笑的角色。但人家桑桑愿意。温幼菊说“桑桑是蒋一轮的谍报人员”。桑桑的母亲说“桑桑是蒋老师花钱雇的一个跑腿的”。桑桑不管别人怎么说,照样地做他愿意做的事。 唯一使桑桑感到遗憾的是,那些信...
草房子 第三章 白雀(一)——六
关于白三的脾气,油麻地人有最确切的评价:“嘴里叼根屎撅子,拿根麻花都不换。” 白三平衡能力很差,走一座独木桥时,走了三分之二,掉到了河里。但白三并不朝只剩下三分之一距离的对岸游去,而是调转头,重新游回...
草房子 第三章 白雀(一)——七
蒋一轮与白雀又见面了。白雀自然不再生气。但白雀与蒋一轮之间,似乎有点生分。白雀也说不出原因来 这一天,谷苇到油麻地来了。 油麻地的人就装着去白雀家借东西或路过这里的样子,往屋里看谷苇。看完了,他们就在...
草房子 第四章 艾地——一
油麻地小学四周环水,很独立的样子。 秦大奶奶的那幢小草房,在西北角上龟缩着,仿佛是被挤到这儿的,并且,仿佛还正在被挤着,再坚持不住,就会被挤到河里。这幢小草房,是油麻地小学最矮小的草房,样子很寒伧。它...
草房子 第四章 艾地——二
桑桑的家随着父亲来到油麻地小学时,秦大奶奶在西北角上的小屋里,已生活了好几个年头了。 桑桑在校园里随便走走,就走到了小屋前。这时,桑桑被一股浓烈的苦艾味包围了。他的眼前是一片艾。艾前后左右地包围了小屋...
草房子 第四章 艾地——三
桑乔“统一”大业的思想日益浓重起来。他的王国必须是完美无缺的。 在栽种垂杨柳时,他沿着河边一直栽种过来。这样,秦大奶奶屋后的艾丛里也栽种了垂杨柳。秦大奶奶将垂杨柳拔了去,但很快又被桑乔派人补上了。 秦...
草房子 第四章 艾地——四
不出三天,地方上就开始在一条新开的小河边上,再次为秦大奶奶造屋。 “他们到底要撵我走呢。”秦大奶奶拄着拐棍,久久地站在她的艾地里。她想着秦大,想着当年的梦想,想着那一地的麦子,想着月光下她跟秦大醉了似...
草房子 第四章 艾地——五
后来的这段日子,相安无事。 春天到了,脱去冬装的孩子们,在春天的阳光下到处奔跑着。沉重的冬季,曾像硬壳箍住他们,使他们总觉得不能自由自在。他们龟缩在棉袄里,龟缩在屋子里,身体无法舒展,也无舒展的欲求。...
草房子 第四章 艾地——六
半个月以后,秦大奶奶才能下床。 在此期间,一日三餐,都是由桑桑的母亲给她做的。油麻地小学的女教师以及村里的一些妇女,都轮流来照料她。 这天,她想出门走走。 桑桑的母亲说:“也好。”就扶着她走出了窝棚。...
草房子 第四章 艾地——七
桑桑读完五年级的那个暑假,这一天,和往常一样。但在黄昏时分,桑桑的号啕大哭,告诉这里的所有人:秦大奶奶与油麻地的人们永远地分别了。 她既不是病死,也不是老死,而是又掉到了水中被淹死的。上回,她是为了救...
草房子 第五章 红门(一)——一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杜小康家有油麻地最高大也最结实的房子。小青砖 小青瓦,一看就是用钱堆成的好房子。后三间,左两间,右两间,前面立起一道高墙,连成一个大院。院门两扇,为红色。虽...
草房子 第五章 红门(一)——二
杜小康总能做成许多其他孩子想做、但做不成的事情。比如那天学校通知大家下午从家里带一把镰刀来割河边上的柳枝做柳筐,无论是哪一个班,也未能做到都带镰刀。因为那时正在收割季节,大人们都用镰刀,若没有闲置着的...
草房子 第五章 红门(一)——三
到了冬天,每天吃完晚饭,桑桑就会跑到河那边的村子里。他或者是到阿恕家去玩,或者是跟了大人,看他们捉在屋檐下避风的麻雀。村里最热闹的是红门里的杜小康家。每天晚上,都会有很多人集聚在他家听人说古。因为杜小...
草房子 第五章 红门(一)——四
桑桑这个人,有时丢掉骨气也很容易。 桑桑像所有孩子一样,对自行车有一种无法解释的迷恋。桑桑的舅舅有一辆自行车。每次,舅舅骑车来他家时,他总要央求舅舅将自行车给他。起初,他只是推着它,就觉得非常过瘾。他...
草房子 第五章 红门(一)——五
冬天,连刮了三天的西北风,渐渐停息下来,大河里立即结了冰,并且越来越厚实。鸭们没有了水面,就到处寻找。它们在冰上走不太稳,常常滑倒,样子很可笑。所有的船都被冻住了,仿佛永生永世,再也不能行驶。岸边,一...
草房子 第五章 红门(一)——六
五年级第一学期刚下来三分之一,时值深秋,油麻地小学的所有草房子的屋檐口,都插上了秦大奶奶割下的艾。插这些艾的时候,同时还混插了一株菖蒲。艾与菖蒲的气味混合在一起,发出了一种让孩子们一辈子总会记住的气味...
草房子 第六章 细马——一
与桑桑家来往最密切的人家,是邱元龙邱二爷家。 邱二爷家独自住在一处,离桑桑家倒不算很远。 邱家早先开牙行,也是个家底厚实的人家。后来牙行不开了,但邱二爷仍然作檐客,到集市上介绍牛的买卖。姓王的要买姓李...
草房子 第六章 细马——二
每天早晨,当桑桑他们背着书包上学时,细马却赶着那十只山羊,到田野上牧羊去了。 细马好象还挺乐意。那十只小山羊,活蹦乱跳,一只只如同小精灵一般,一忽跑,一忽跳,一忽又互相打架,给细马带来了许多快乐。细马...
草房子 第六章 细马——三
细马确实是一个很有主意的男孩。他已暗暗行动,准备离开油麻地,回他的江南老家。他去办户口的地方,想先把自己的户口迁出来。但人家笑话他:“个小屁孩子,也来迁户口。”根本不理他。他就在那里软磨硬泡。管户口的...
草房子 第六章 细马——四
大水差不多在一个月后,才完全退去。 地里的稻秧,已经全部死灭。到处烂乎乎的,几天好太阳一晒,空气里散发着一片腐烂的气息。 邱二爷家的房屋,地基已被水泡松,墙也被水泡酥,已经倾斜,是非拆不可了。现在只能...
草房子 第六章 细马——五
细马是在车开出去一个小时以后下的车。 车在路上,细马眼前总是邱二爷的那双目光。油麻地的一切,也都在他心里不住地闪现。他终于叫了起来:“不好啦,我把东西拉在车站啦!”驾驶员将车停下后,他就拿了包袱下了车...
草房子 第六章 细马——六
细马卖掉了所有的羊,在桑桑一家帮助下,将邱二妈送进了县城医院。大约过了两个月,邱二妈的病居然治好了。 这天,细马来找桑乔:“桑校长,你们学校还缺不缺课桌?” 桑乔说:“缺。” 细马说:“想买树吗?” ...
草房子 第七章 白雀(二)——一
蒋一轮烧掉了信,但没有烧掉他的记忆与思念,照样在每天晚上去河边吹笛子。 村头走过一个牵牛的人,听了这缠绵不绝的笛声,说:“这笛子,吹了也是白吹。” 听见这笛声,做作业的桑桑或是照应鸽子的桑桑,就会做着...
草房子 第七章 白雀(二)——二
一直到天黑,戚小罐就那么直挺挺地躺在病床上。嘴角依然白沫不断。 戚小罐的父亲戚昌龙,是油麻地最惹不起的人。戚家有兄弟五人,一个个都非凡人善茬。而戚小罐的母亲,当地人称黑奶奶,尤其惹不起。油麻地的人谈及...
草房子 第七章 白雀(二)——三
不久,白雀就要跟谷苇结婚了。 但白雀并不快活。她一边做着一个姑娘家在出嫁之前应做的活儿,一边又心不在焉地想着其它什么。她既无出嫁前的悲伤,也无出嫁前那种忽然一阵一阵涌上心头的害羞。她在做着鞋,绣着幔子...
草房子 第七章 白雀(二)——四
离过年还有几天,白雀将一封信从口袋里取出,问桑桑:“桑桑,你还肯帮你白雀姐姐的忙吗?” 桑桑连忙点头。 白雀把信交到桑桑的手上,然后顺手给他端正了一下他头上的那顶棉帽:“送给他。” 桑桑拿了信,飞跑而...
草房子 第七章 白雀(二)——五
桑桑读六年级的第一学期时,因蒋一轮多次向桑乔请求、桑乔又十分爱惜蒋一轮的才能,在桑乔与上头进行了多次疏通之后,蒋一轮又得到同意,被调回到油麻地小学。 从此,油麻地人又听见了那如泣如诉的笛音。 蒋一轮到...
草房子 第八章 红门(二)——一
在离开学校的最初的日子里,杜小康除了带父亲治病,其余的时间,差不多都在红门里呆着。 红门几乎整天关闭着。没有人再来敲红门了。那个曾在红门里揭露杜家杂货铺掺假蒙人的朱一世,趁杜家杂货铺垮台,将家中积蓄拿...
草房子 第八章 红门(二)——二
不久,杜小康就不能将他扮演的形象,再坚持下去了。别人不信,他自己当然更不信。 杜小康又呆在红门里,不常出来了。出来时,也不再像从前那样精精神神的了。杜小康还没有长到能够长久地扮演一种形象的年纪。他到底...
草房子 第八章 红门(二)——三
当杜雍和终于能行走时,他由祖上承继来的那种对财富的不可遏制的欲望,使他将自己的儿子也卷入了一场梦想。他决心将沉没于深水的财富以及由它带来的优越、自足与尊敬, 重新找回来。早在他无奈地躺在病榻上时,他就...
草房子 第八章 红门(二)——四
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
草房子 第八章 红门(二)——五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他们能一连...
草房子 第八章 红门(二)——六
在杜小康和父亲离开油麻地的最初几天里,桑桑还时常想起杜小康。但时间一长,他也就将他淡忘了。桑桑有鸽子,有细马,有阿恕和秃鹤,有很多很多的同学,还有许多事情可做。桑桑不可能总去想着杜小康。他只是偶尔想起...
草房子 第八章 红门(二)——七
桑桑现在所见到的杜小康,已经不是过去的杜小康了。 对于杜小康来讲,无论到哪一天,他也不会忘记在芦荡度过的那几个 月—— 那是一个荒无人烟的世界。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鸭子、孤独、忧伤、生病、寒...
草房子 第九章 药寮——一
桑乔出身卑微,对于这一点,油麻地的人几乎谁也不了解—桑乔是从外地调来的。 从前的桑乔家没有一寸土地。桑乔只断断续续念过一年私塾。桑乔才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亲打猎。一年四季,就在芦苇丛里走,在麦地里走,...
草房子 第九章 药寮——二
桑乔带着桑桑去了镇上医院。几个医生都过来看。看了之后,都说:“桑校长,早点带孩子去城里医院看,一刻也不能拖延。” 桑桑从医生们的脸上,更从父亲的脸上,看出了事情的严重。 当天,桑乔就带着桑桑去了县城。...
草房子 第九章 药寮——三
桑桑最喜欢的男老师是蒋一轮,最喜欢的女老师是温幼菊。 温幼菊会唱歌,声音柔和而又悠远,既含着一份伤感,又含着一份让人心灵颤抖的骨气与韧性。她拉得一手好胡琴。琴上奏得最好的又是那曲《二泉映月》。夏末初秋...
草房子 第九章 药寮——四
桑乔丢下工作,领着桑桑去了苏州城看病。一个月下来,看了好几家医院,用尽了所带的钱,换得的却是与县城医院一样的结论。桑乔看过不少医书,知道医学上的事。随着结论的一次又一次的相同,他已不再怀疑一个事实:桑...
草房子 第九章 药寮——五
桑乔和桑桑回到油麻地小学时,全校师生正在大扫除。地已扫得很干净了,但还在扫;玻璃已擦得很亮了,但还在擦。见了桑乔,从老师到学生,都一脸歉意。因为,一直挂在油麻地小学办公室墙上的那面流动红旗,在这两天进...
草房子 第九章 药寮——六
桑桑脖子上的肿块在迅速地增大。离医生预见的那个日子,也已越来越近。但无论是桑桑还是父母以及老师们,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平静。桑乔不再总领着桑桑去求医了。他不愿再看到民间医生们那些千奇百怪的方式给桑...
最爱人,非最适——读沈从文的《边城》有感
最爱人,非最适 沈从文先生的大名早已听闻,其成名作《边城》却是最近才买来看过。边城描写了发生于沈先生所熟悉的湘川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的风土人情: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人性的纯粹。与众多小说如出一辙,爱情也是《...
《草房子》第九章 药寮——七
田猎后大约一个星期,纸月走进了桑桑家的院子。桑桑不在家。纸月把一个布包包交给了桑桑母亲:“师娘,等桑桑回来,交给桑桑。” 桑桑的母亲打开布包,露出一个书包来。那书包上还绣了一朵好看的红莲。那红莲仿佛在...
《草房子》第九章 药寮——八
桑桑坚持上学,并背起了纸月送给他的书包。他想远方的纸月会看到他背着这个书包上学的。他记着母亲转述给他的纸月的话——“很多年很多年”。他在心里暗暗争取着,绝不让纸月失望。 桑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