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画一笔,做做看
将爱心和信心传递下去
一个点……
可以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点……
可以是什么颜色的?
一个点……
能写一个故事吗?
一个点……
能向我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想法?
绘本《点》
将向我们传递哪些信息?
瓦斯蒂不会画画,她总是想不出要画什么,一堂美术课下来,她的画纸上依旧什么都没有。这时,美术老师走了过来……
接下来,你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吗?
10月18日下午2:00,橡果课堂第四课又和大家见面了。这次,萱萱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绘本《点》。这个绘本曾荣获美国克里斯托弗大奖、奥本海姆白金图书奖等十项年度童书大奖,是童书作家、插画家、艺术家彼德·雷诺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故事,展示孩子的自我发现之旅。
和以往一样,上课前,老师早早地在黑板上写上了学校名称、橡果课堂开课啦,这次的书名是由学生来写的,如图。别说,效果还挺不错的,美中不足的,就是少了书名号。
橡果课堂开课啦
01
猜测与推想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阅读策略指出:边阅读边预测的阅读方法,能使我们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这次的绘本《点》,会不会就是绘本和教材的完美结合呢?咱们拭目以待吧。
单元阅读要素要求:
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2、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我们都知道,拿到一本书,咱们首先应该从封面入手,根据书名、插图先对故事情节进行预测。猜测与推想,也是绘本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萱萱老师也是这样做的,故事讲述伊始,就抛出了一个问题:
看到这个绘本的封面,你心里有没有什么问题产生呢?
其实,孩子们看到这些图画和文字的时候,有些问题自然而然就冒出来了。但是,因为刚刚开始学习预测故事,孩子们基本都不得法,更没有什么经验可谈。他们能关注到的,除了最显眼的书名和一个大大的点,还有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棍子,另一端绑着一个刷子(画笔)外,其他就很难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了,包括插画右下角的作者信息、译者信息,可能是因为文字太小,很多小朋友都没有关注到。此时,孩子们还需要更加到位的指导。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呢?萱萱老师是这样说的:
1、关注已有信息,文字、图画等;
2、提问时,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自己感觉不合理的地方;
3、好奇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还会怎么样?……
图片
绘本第一页:
为什么作者说瓦斯蒂是“黏”在椅子上,而不是“坐”在椅子上?
图片
预测运用起来:绘本第一页,我们应该怎样进行预测呢?咱们可以试着这样进行:
问题1:什么是黏?360百科是这样解释的:像胶水或糨糊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物体上的性质。简单地说,就是像胶水一样,能够把另外一个物体粘在一起。
问题2:哪些物体具有黏性呢?学生不但能够说出胶水等名称,也能说出糖类、油脂等名称。屁股像被胶水粘在椅子上一样。一个“黏”字,证明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
问题3:美术课结束了,为什么她的画纸上还是一片空白?
问题4:为什么别的同学都走完了,她还黏在椅子上不走呢?
问题5:……
小疑小进
大疑大进
紧接着,萱萱老师告诉孩子们,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阅读——提出问题——继续阅读、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再阅读、再解决、再提出新问题……”的过程。阅读的时候,脑子里要不断地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阅读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提出新问题,我们要学会不断地去提问,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让自己深入文本,深入思考,只有这样,咱们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图片
一边听故事,一边想:
1、听到这里,我产生了一个问题:
2、记住问题,继续听,哦,我明白了……
3、再听,我又有了新的问题……
读书的时候,要让我们的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就这样一边听,一边去产生问题:
1、老师来了,他会对瓦斯蒂说什么?瓦斯蒂会怎么做?
2、瓦斯蒂把“戳”了一个点的画交给老师后,老师会让她干什么?
3、到了下周,瓦斯蒂走进她的美术教室,她惊奇地发现……
4、当她发现她的画被老师悬挂在办公桌前,并被镶嵌在金色的涡型画框里的时候,她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5、瓦斯蒂终于开始画画了,她都画了些什么?画了又画,说明了什么?
(不同颜色的点、大大的点、营造点的氛围)
6、后来,瓦斯蒂的画会有进步吗?
7、当有一个小男孩仰望着她,说“你真是一个艺术家,我好希望我也能画的这么好”的时候,她怎么说的?
……
绘本讲述时,萱萱老师惟妙惟肖的语言就像拥有魔法一样,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随着故事情节的一步步深入,孩子们的猜测和推想也越来越精彩。他们的思维逐渐打开,慢慢地融入到了故事当中,并逐渐走向深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情节山形图
梳理故事情节
一个点……
能写一个故事吗?
是的,一个点,能写一个故事,
而且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咱们就尝试一下用情节山形图
来发现作者创作的小秘密……
不会画——疯狂画、参加画展——鼓励他人
瓦斯蒂从不会画,到疯狂作画、参加画展,到鼓励他人画画,是什么发生了改变?通过分析,咱们不难发现:其实是她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开始,瓦斯蒂认为自己不会画画,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所以画纸上干净得像雪白的北极熊;后来,看到老师把自己的画被装裱在画框里,并被悬挂在老师办公室的墙上,便有了自信,开始相信自己了,她说,自己还可以画得更多、画得更好,于是,便疯狂地画,将自己的自信落实到了行动上,后来还参加了画展;到最后,他还鼓励他人作画,将老师传递给自己的爱传递给他人,他传递的不仅仅是爱,还有信心。这就是瓦斯蒂的成长之路。
图片
03
橡果小任务
写绘——线
像《点》那样,创作一个《线》的故事吧:
一个小男孩仰望着瓦斯蒂,他佩服地说:“你真是一个艺术家,我好希望我也能画的这么好.”
瓦斯蒂微笑着说:“我打赌你肯定没问题.”
小男孩摆着手说:“我?不,我不行的。没有尺我不可能画这么直的线条,”
瓦斯蒂笑了。她递给小男孩一张纸:“画给我看看。
小男孩画线的时候,他的笔抖个不停.
瓦斯蒂注视着男孩的画。过了一会儿,她说:“请·.·.··签上你的名字。
第二天,小男孩走过展览馆,他惊奇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