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作者
《鼹鼠的月亮河》作者王一梅,江苏太仓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签约作家,苏州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分会副会长。1994年开始童话创作,共发表短篇童话300余篇;出版长篇童话《鼹鼠的月亮河》《住在雨街的猫》《恐龙的宝藏》,系列童话《糊涂猪》《小老虎当鼓手》,童话集《第十二只枯叶蝶》《鸟窝里的树》,绘本《书本里的蚂蚁》《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等二十余种。
王一梅是用自己的普通人的审美立场和真诚的思想感情来创作童话的,并且在作品中努力张扬一个具有她个性特征的情感主题——从平凡中崛起,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实现美好的理想。这是王一梅童话之所以让人感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关于这本书
王一梅的童话具有明显的抒情色彩。她善于把奇幻和抒情、诗意融为一体,细节卓有风致,故事温婉清新,构成了一种轻快自如的叙述节奏,抒写了温柔、优美、高雅的情感。
《鼹鼠的月亮河》是王一梅送给她儿子的一个童话故事,也是王一梅关注学生成长的代表作,被誉为最美的童话。书中讲述了九个鼹鼠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住在美丽的月亮河畔,这就是鼹鼠米加一家。爸爸是月亮河有名的挖掘专家,因此希望米加日后能和自己一样,也称为优秀的挖掘专家。但与众不同的米加不喜欢挖掘,他便怀揣着好伙伴尼里送他的月亮石,怀揣为尼里发明一个洗衣机的梦想离开家乡。在陌生的地方,米加结识了魔法师咕哩咕、乌鸦红辣椒和黑炭这些日后的好朋友。在和他们相处的日子里,米加渐渐长大,在帮助他们战胜敌人的过程中,米加找到了自信,最终实现了梦想。
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在作品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努力张扬从平凡中崛起,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实现美好的理想
三、关于故事中的那些人
与众不同的鼹鼠——米加
小鼹鼠米加生来就和别的鼹鼠不同,可以说是鼹鼠家族中的另类。别人都是棕色的毛发,只有米加是黑色的毛发;别的鼹鼠都是白天工作,晚上睡觉,米加总是白天睡觉,晚上睡不着;别的鼹鼠都喜欢挖洞,而米加却喜欢发明创造!
米加是个善良的人,它对朋友特别好。当得知尼里因为要洗全家人的衣服,所以每天都要劳作到很晚时,他就想发明洗衣机,这样尼里就不用那样辛苦地洗衣服了。它对咕哩咕、黑炭、红辣椒都非常好,他把从朋友那里得到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加倍地给予了他的朋友们。
米加是一个勇敢追求梦想的人。在答应了尼里发明洗衣机后,它毅然踏上发明洗衣机的道路,即便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为尼里发明洗衣机的想法从来没有忘记过。他的洗衣机终于设计出来了,就在离成功只差一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咕哩咕的魔法让米加变成了一只乌鸦,落在遥远而陌生的乡村。在那里,米加用自己的挖掘天赋和非凡的设计帮助乌鸦战胜了老鹰铁嘴,创造了另一个奇迹。一百天到了,咕哩咕的魔法消失了,米加终于变回鼹鼠回到月亮河,实现了他发明鼹鼠洗衣机的梦想。
米加没有走爸爸给他安排好的人生之路,他有自己的梦想。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虽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他从未放弃。他善于思考,勇于挑战,并用自己的真诚、智慧赢得了真挚的友谊、热情的帮助,最终梦想成真!
从米加的身上,我学到了要坚信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努力做好自己。
米加的刺猬先生
当米加因为自己的不一样时时感到孤独,甚至怀疑自己时,刺猬先生这样说:“有一天,你会习惯你和别人的不一样的。就像我浑身都是刺,而我并不觉得我很丑。”从米加为刺猬先生设计了滑轮的那一天起,刺猬先生就开始断言:米加真是好孩子。而且是那样的坚决,就算是在米加离家出走时,他还会说:“他是聪明的孩子,我们应该祝福他,他会很好的”。
刺猬先生超人的智慧与勇气让我敬佩。他对米加坚定不移的信任确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永远学习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是其持久学习的动力源泉。他们期待被肯定,肯定成功,期待赞美。刺猬先生就充当了米加所期待的角色。
在与米加相识、相知的过程中,刺猬先生始终以一个平等长者的视角欣赏与悦纳着这个孩子的存在。也正是遇到了刺猬先生,米加才慢慢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了。
身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想叫孩子长成我们期望的样子,而忽略了孩子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应该呵护童心,让儿童成为儿童,就像米加爸爸说的:“是的,儿子,你的选择是对的。只要你愿意做的事情,就自己去做。”我想适合孩子的就应该是最好的,有时候,尝试放手,多一份信任,来当孩子的刺猬先生,或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