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心中的月亮河——读《鼹鼠的月亮河》有感

一、关于作者

鼹鼠的月亮河》作者王一梅,江苏太仓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签约作家,苏州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分会副会长。1994年开始童话创作,共发表短篇童话300余篇;出版长篇童话《鼹鼠的月亮河》《住在雨街的猫》《恐龙的宝藏》,系列童话《糊涂猪》《小老虎当鼓手》,童话集《第十二只枯叶蝶》《鸟窝里的树》,绘本《书本里的蚂蚁》《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等二十余种。

王一梅是用自己的普通人的审美立场和真诚的思想感情来创作童话的,并且在作品中努力张扬一个具有她个性特征的情感主题——从平凡中崛起,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实现美好的理想。这是王一梅童话之所以让人感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关于这本书

王一梅的童话具有明显的抒情色彩。她善于把奇幻和抒情、诗意融为一体,细节卓有风致,故事温婉清新,构成了一种轻快自如的叙述节奏,抒写了温柔、优美、高雅的情感。
《鼹鼠的月亮河》是王一梅送给她儿子的一个童话故事,也是王一梅关注学生成长的代表作,被誉为最美的童话。书中讲述了九个鼹鼠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住在美丽的月亮河畔,这就是鼹鼠米加一家。爸爸是月亮河有名的挖掘专家,因此希望米加日后能和自己一样,也称为优秀的挖掘专家。但与众不同的米加不喜欢挖掘,他便怀揣着好伙伴尼里送他的月亮石,怀揣为尼里发明一个洗衣机的梦想离开家乡。在陌生的地方,米加结识了魔法师咕哩咕、乌鸦红辣椒和黑炭这些日后的好朋友。在和他们相处的日子里,米加渐渐长大,在帮助他们战胜敌人的过程中,米加找到了自信,最终实现了梦想。
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在作品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努力张扬从平凡中崛起,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实现美好的理想

三、关于故事中的那些人
与众不同的鼹鼠——米加

小鼹鼠米加生来就和别的鼹鼠不同,可以说是鼹鼠家族中的另类。别人都是棕色的毛发,只有米加是黑色的毛发;别的鼹鼠都是白天工作,晚上睡觉,米加总是白天睡觉,晚上睡不着;别的鼹鼠都喜欢挖洞,而米加却喜欢发明创造!
米加是个善良的人,它对朋友特别好。当得知尼里因为要洗全家人的衣服,所以每天都要劳作到很晚时,他就想发明洗衣机,这样尼里就不用那样辛苦地洗衣服了。它对咕哩咕、黑炭、红辣椒都非常好,他把从朋友那里得到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加倍地给予了他的朋友们。
米加是一个勇敢追求梦想的人。在答应了尼里发明洗衣机后,它毅然踏上发明洗衣机的道路,即便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为尼里发明洗衣机的想法从来没有忘记过。他的洗衣机终于设计出来了,就在离成功只差一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咕哩咕的魔法让米加变成了一只乌鸦,落在遥远而陌生的乡村。在那里,米加用自己的挖掘天赋和非凡的设计帮助乌鸦战胜了老鹰铁嘴,创造了另一个奇迹。一百天到了,咕哩咕的魔法消失了,米加终于变回鼹鼠回到月亮河,实现了他发明鼹鼠洗衣机的梦想。
米加没有走爸爸给他安排好的人生之路,他有自己的梦想。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虽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他从未放弃。他善于思考,勇于挑战,并用自己的真诚、智慧赢得了真挚的友谊、热情的帮助,最终梦想成真!
从米加的身上,我学到了要坚信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努力做好自己。

米加的刺猬先生

当米加因为自己的不一样时时感到孤独,甚至怀疑自己时,刺猬先生这样说:“有一天,你会习惯你和别人的不一样的。就像我浑身都是刺,而我并不觉得我很丑。”从米加为刺猬先生设计了滑轮的那一天起,刺猬先生就开始断言:米加真是好孩子。而且是那样的坚决,就算是在米加离家出走时,他还会说:“他是聪明的孩子,我们应该祝福他,他会很好的”。
刺猬先生超人的智慧与勇气让我敬佩。他对米加坚定不移的信任确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永远学习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是其持久学习的动力源泉。他们期待被肯定,肯定成功,期待赞美。刺猬先生就充当了米加所期待的角色。
在与米加相识、相知的过程中,刺猬先生始终以一个平等长者的视角欣赏与悦纳着这个孩子的存在。也正是遇到了刺猬先生,米加才慢慢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了。
身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想叫孩子长成我们期望的样子,而忽略了孩子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应该呵护童心,让儿童成为儿童,就像米加爸爸说的:“是的,儿子,你的选择是对的。只要你愿意做的事情,就自己去做。”我想适合孩子的就应该是最好的,有时候,尝试放手,多一份信任,来当孩子的刺猬先生,或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网站地址:https://yuxinyouhuan.com
本文地址:https://yuxinyouhuan.com/879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13日
下一篇 2023年9月14日

相关推荐

  • 论语: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至少要在这三个方面作出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时下,人们对学习的“热爱”,远远胜于对反思的热爱。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育从线…

    2021年8月24日
  • 读《儿童哲学智慧书》有感

    每一个来到世间的孩子总是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他们时不时会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有的问题单纯幼稚,有的问题意义非凡,有的问题幽默搞笑,面对无数个为什么,我们家长是不是偶尔会…

    阅读笔记 2023年9月11日
  • 诵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韩卫娟,北京联合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市高参小“经典诵读”团队负责人,长年在小学从事经典诵读课程建构和推广工作。 作为一种艺术元素融入到课程体系中。 一、诵读教学…

    2021年8月29日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

    吴福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知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教育部COSE中华传统文化导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工作室首席负责人,安徽省传统文化研究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教坛…

    2021年8月29日
  • 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译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患:担忧,忧心 人:别人 不己知:不知己,不懂得知己,不了解知己 之:助词,无意。 不知人:不了解别人 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别…

    阅读笔记 2021年9月12日
  • 《菜根谭》中的十个哲理金句

    01、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菜根谭》 适用主题:淡泊名利、修心养性等 意思是:一个人心中对事物没有欲望,他的胸怀就会像秋天的碧空和平静的大海那样开…

    阅读笔记 2023年8月11日
  • 看见——读《带上她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若想心灵复苏,首先要打开被蒙蔽的双眼。 我常常愿意与人分享科幻小说大家刘慈欣先生的小说《带上她的眼睛》。 文中的“我”曾经有一双灰色的眼睛—— 对世界的一切都提不…

    阅读笔记 2023年4月28日
  • 《复活》时代背景,故事梗概

    时代背景: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这时托尔斯泰…

    阅读笔记 2023年7月25日
  • 亲爱的汉修先生测试题(6)

    1. 鲍雷伊的作品《卡车上的一天》得了第一名。 (分值10) 编辑 删除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2. 鲍雷伊为什么得以和那个女作家见面? (分值10) 编辑 删除A.有一个女生抄袭…

    阅读笔记 2022年1月27日
  • 祝勇历史书推荐

    今天又是一个我可能没有办法露脸的视频, 因为我要跟大家分享我最爱的中国作家著有,其实啊,一直有小红书上的朋友说, 你能不能推荐一些中国写历史写的比较好的历史书,那我是觉得我不建议大…

    阅读笔记 2022年2月17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