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无疑是一部影响力非凡的小说。不仅它自身斩获了普利策奖,根据其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也荣获了十项奥斯卡大奖。
在这些荣誉背后,难免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诚然,在了解奴隶制和黑人的处境后我们不能苟同作者玛格丽特·米歇尔对南方的维护和辩白,但鉴于对于此书争议更大的点在于主角斯嘉丽的性格和本书是否仅仅只是一本通俗爱情小说,那么就让我们抛开这点,主要针对上述两点来谈谈这本书是否值得被捧到这样的高度。
首先是主角斯嘉丽,毫无疑义,她活泼,独立,倔强,要强并且有着不怎么高的道德感。有些人抨击她的人品,认为她拜金,自私自利等等。
我绝不否认轻浮、虚荣和拜金等等是她具备的品质,但我们得正视一点:斯嘉丽所处的正是一个文明崩坏的动荡时代,这样的背景无疑会放大她的性格缺陷。而且没有人的性格能称得上像梅兰妮一样完美无缺。
这并不意味着我想为斯嘉丽的上述品质开脱,我认为她的的确确是有着比常人多十倍的缺点,但是她的优点又比寻常人多上百倍。
斯嘉丽的一生随便一写就是苦情史——丈夫死了,母亲死了,家园没了,吃穿发愁,生命安全发愁,后来丈夫跑了,女儿也没了。作家笔下关于年轻女性的苦情史有太多了,诸如《茶花女》、《羊脂球》和《漂亮朋友》,但它们与《飘》有一点最大的不同——《飘》全程积极向上,斯嘉丽就像一团旺盛的火焰,她什么都不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她的经久不衰的魅力还来源于她为了活下去不择手段:接生、在战争中驾驶马车、开枪保护自己、种地保护家人、开工厂……以上种种都是她在“白马王子”不施以援手的前提下做到的,这也很好的完成了对“白马王子”的祛魅。她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
其次,关于此书是否只是一本通俗爱情小说。简奥斯丁的作品算得上毫无争议的通俗爱情小说,但其中关于人性深刻的探讨也让它们不朽。所以是否是通俗爱情小说和是否是名著并无太大关联性。更何况爱情在《飘》占比不算重,它更多探讨了人在乱世中的命运与抉择,讲述了一个时代的随风而逝并且传递了斯嘉丽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除此之外,梅兰妮和斯嘉丽令人震撼的情感联结都让它超越了通俗爱情小说的范畴(至少在我心目中是)。
正如一个版本的译者所说,“它虽不能和古代名家的杰作等量齐观,却也断不是那种低级趣味的时髦小说可比——它的风行不是没有理由的”。也许爱情元素是它当时畅销的原因,但它经久不衰的魅力则来源于这些更深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