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读懂了贾探春,才能感受到作者的辛酸之泪

在贾府四春中,形象最为鲜明,个性最为突出的,最能够给人予深刻印象的要属贾探春了。贾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浑名“玫瑰花”。与同是庶出的姐姐“二木头”贾迎春相比,不同于贾迎春的懦弱没有主见,贾探春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就连王熙凤和王夫人都畏她三分,探春与迎春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贾探春在《红楼梦》中无疑是一个非常活跃人物,她个性突出,与众不同。贾探春的正式出场是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书中具体的描绘了贾探春生的“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顾盼神飞,文采精华”可见年纪轻轻的探春就流露出精明才智、有抱负、聪明机敏的心机个性。

比起王熙凤狠辣、毒辣、心狠手辣的个性,贾探春给人的印象是狠刺、尖刺、锋芒毕露的特点。在《红楼梦》文中好几次很具体的描绘出探春和她生母赵姨娘的吵架,探春都狠狠的刺伤了赵姨娘。

可以说,贾探春虽然为平日里处事活泼随性,但是她有极强的自尊心,她不容许别人因为她是庶出的身份而看不起她。生长在肮脏混杂的贾府,在那个上上下下一双双势利眼的家族中,探春深受其害。但是作为一个女孩子,探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勾心斗角而无能为力,冷眼的看着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而无可奈何。

贾探春为人耿直正派,她平生最看不惯就是徇私舞弊,仗势欺人。最不容许她旁边的人甚至她的亲生母亲赵姨娘,让她利用权职之便偏袒自己。因此,当探春有了机会接管贾府的家政,她就利除宿弊,尽她最后的能力,挽救正在衰败的贾府。可以说,对于她土生土长的贾府,探春给予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她平日里看不惯贾府的衰败腐朽,肮脏混乱,因此对于探春来说,也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她恨不得变成一个男人,去外边闯荡一番事业,说到底,也是为了挽救正处以日益衰微的贾府。

贾探春的远嫁在《红楼梦》文本中多处伏笔,四处照应。“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是探春判词,一向精明能干,志气高傲的贾探春却偏偏出生于“末世”,那个正处于日薄西山的贾府,因而早已注定着命运多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是探春远嫁的伏笔,可以说探春远嫁的地方望家乡路远山高,千里梦遥。

再看看描写探春的红楼梦曲《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很明显,这曲子写出了贾探春远嫁时的惨状。贾探春是在一种悲伤无奈中出行的,“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这是多么的凄伤与无奈。“奴去也,莫牵连。”这更是一种决绝的情感。

在书中,曹雪芹借用贾探春之口惊醒读者,“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贾府的彻底败落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因“子孙不肖”而导致慢慢腐朽的过程,最终内囊尽了上来、里里外外彻底腐朽而无可救药。贾家的败落与续书的描写,相差甚远。在高鹗续书中,贾探春这个人物轻描淡写,使贾探春的光辉形象深受打折。续书描写了探春远嫁,但是嫁出去没多久,就衣彩鲜明的回家探亲了,这是很明显的败笔,很不符合曹雪芹的悲剧性构思。贾探春犹如断了线风筝,是远嫁不归的。在庚辰本第二十四回旁批中有一句,“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根据其他脂评的透露,我想在曹雪芹俟稿中,探春的远嫁,并不是在贾家遭遇灭顶之灾,彻底败落之后,应该是在因为贾宝玉的丑祸和王熙凤的多条人命事发,王熙凤和贾宝玉罹祸离家出走避祸;或许是为了挽救危难之中的贾府,聪敏精干的贾探春选择主动请缨远嫁,探春不仅帮封建统治者化解民族危难而出嫁外族,还挽救了危难中的贾府,因此让贾府存有最后一口叹息之气。使罹难后的贾宝玉和王熙凤得以重返贾府。此时林黛玉已经因为思念贾宝玉泪尽夭亡了,俟文这里有“对景悼颦儿”情节。后来王熙凤“哭向金陵事更哀”,或许因为贾母的逝世,王熙凤失去的她的靠山,也就是贾母这一座“冰山”,被贾琏休回金陵,然后也遭不幸死去了。这个时候的贾府可谓是上上下下一片凄凉,惨不忍睹了。剩下的是不会管家事的贾政,胡作非为的贾琏,挥霍无度的新大管家吴新登,谐音“无星戥”,等等这一伙人,还有剩下几个软弱的姑娘们。因此,日薄西山的贾府终于被折腾散了,最终导致被抄了家,“子孙流散”了。因为探春的远适出嫁,再也没有人能够出面力挽狂澜挽救一下正在衰微中的贾府,昔日犹有探春来“兴利除宿弊”,这时候贾府已经病入膏肓,彻彻底底的腐朽了,又没人能来挽救,终于使整个贾府彻彻底底衰败,家亡人散各奔腾。

悲哉,伤哉!这不仅仅是批书人的叹息,也是作者的叹息,也是我们对贾探春的感叹。所以,当你读懂了贾探春,你就能理解她种种她刺伤了赵姨娘看似无情的举动。当我们理解了贾探春的痛苦与悲伤,忠心与无奈,去读那一首《分骨肉》,就令人九回肠,读之心碎。

记得在87版的《红楼梦》电视剧里,当贾探春穿上大红盛装后,特地的跑到赵姨娘跟前跪倒,深深一拜,在登舟远行时她与亲娘深情地对视,在凄美哀怨的乐声中,她泪如雨下。这是多么催人泪下的一幕啊,可以说,在贾探春内心当中,对于她的生母赵姨娘,也存有着一种深深的母爱之情,平日里的种种只是她对她的娘亲不省事而感慨的忧心。事实上,贾探春并不是冷酷无情、面目可憎的不孝之女,而是她有更深远的目光,有更重要的重任,她正时时刻刻为这个危难之中的贾府算计着,寻找着出路。

不同于林黛玉的沉溺情感,不管世事;不同于薛宝钗装愚守拙、一问三不知,贾探春保持着一颗敏锐之心,她看清世事,关心世事。贾探春对贾府面临大厦将倾的危局深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败之势,但是最终依然是日拙心劳,无济于事。自始至终,贾探春都是贾府最坚强的拥护者和支持者。我想,在这众多的女孩子当中,当贾府衰败后,最受伤也就是贾探春。冷眼看着这个日益衰微的贾府,“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是一种多么的痛苦啊。可以说,曹雪芹创造了贾探春这个角色,正是站在旁观者清的角度上来塑造的,最终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贾府败落得一塌糊涂而无可奈何。这是贾探春的悲痛,也是作者的悲痛。读懂了贾探春,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的辛酸之泪。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读懂了贾探春,才能感受到作者的辛酸之泪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