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悲愤辛酸的呐喊-----《儒林外史》赏析

《儒林外史》,一部白话章回体长篇小说,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部带有开创意义的杰作。它的开创性意义在于:以现实主义作为底色,以讽刺作为自己的美学追求。小说奠定了中国讽刺小说的基石,对后来的文学的影响极其深远,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心酸坎坷的经历
小说作者吴敬梓,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出身缙绅世家,幼年聪颖,善于记诵。嗣父吴霖起对他的教育十分严格,一直教育自己的儿子:惟有通过科考谋取功名才能求得出路。吴敬梓不得不终日钻研四书五经、八股制艺。但他却对八股制艺非常厌倦,自幼喜爱能陶冶感情的诗、词、曲,甚至向人学拍曲。后来因家业衰落,家产纷争,早年就养成了狂放不羁的性格的吴敬梓,因在科举岁考中成绩不佳,被人轻视,受到了乡人的冷遇,即使以前的朋友相遇于途,对他也都视而不见。甚至当他去拜亲访友之时竟遭到“竟有造请而不报,或至对宾而杖仆”的无礼对待。
三十三岁时,不名一文,生活拮据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的地步,但仍拒不参加科考,仍好交友。他的“痴憨”“颠憨”终其一生而不变。晚年生活困顿,要靠卖文和朋友接济度日,“囊无一钱守,腹作千雷鸣”,以至以书易米。每年一到冬天,气温苦寒,与朋友一到晚上,就在城外绕行,歌吟啸呼,称之为“暖足”。三十六岁开始创作,用时十多年,终于完成大作《儒林外史》。
二、批判性地描绘现实生活
吴敬梓坎坷惨淡的一生,让他看透了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他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他把这些观点酣畅淋漓地展现在《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他要用手中的笔来展现一个儒士真实的生活画卷,且这画卷必得入木三分,直入肌理,发人深省。
《儒林外史》中刻画了许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用意所在,是展现这种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揭露科举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小说中展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书中的大多数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或唯利是图,自甘下流;或貌似君子,内心卑污;或故弄玄虚,欺世盗名;或倚仗权势,横暴不法;或假作清高,实则鄙陋;或终老科场,迂腐可笑。他们全无读“圣贤书”的儒生应有的学识与品格,而是为功名利禄所裹挟,丑态毕露。通过士林们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在书中第四十八回写了王家三姑娘绝食“殉夫”,全县读书人都以为“这样好女儿,为伦纪生色”,于是“知县祭,本学祭,余大先生祭,阖县乡绅祭,通学朋友祭,两家亲戚祭,两家本族祭,祭了一天,在明伦堂摆席……”这正是对“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语)的封建礼教的愤怒抨击。
作者不仅清楚地通过这些士人丑态对其攻击和谩骂,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还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例如《儒林外史》中的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征君等人。
例如王冕,他身上就具有儒家自先秦时期便一直被强调的思想根基之一:孝道。在相传孔子所著的 《孝经》中便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的阐述。王冕少年失怙,对贫穷寡母是无比尊敬,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这自然是让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和浸染的吴敬梓所推崇的。
他高风亮节、嵚崎磊落,追求个性解放的人格魅力,无疑是最使作者倾心的。他不受名利、权势的引诱和威胁。在多数士人泯灭人性,汲汲营营,顺着八股取士的道路前仆后继地成为君主专制的附庸品时,王冕对“失学”一事反应淡然,甚至乐于去放牛,并很快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山水之间,执笔画荷花,寄情于山林,没有丝毫愤懑和不甘。王冕洒脱型的理想人格,是吴敬梓对魏晋遗风之追忆的精神写照。
这些正面人物的喜言懿行恰与反面人物的丑恶举止形成强烈对比,更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量,深刻地揭露当时的社会现实。
三、高超的讽刺技巧
鲁迅先生这样评价《儒林外史》:”变化多而趣味浓,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它更好的了。”足见其讽刺艺术的精妙。小说写了数百个人物,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他们行藏不同,性格各异,让读者一见而洞彻灵魂。经典篇目《范进中举》中范进与胡屠户两个人物就特别生动、鲜明。
1.运用对比手法讽刺人物
文中围绕主要人物范进中举这一情节,进行了讽刺性的对比描写。中举前,范进是饥寒交迫,受尽人间冷落与嘲讽,“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他中了秀才之后,胡屠户依旧说他是“现世宝”,他居然“唯唯连声”。为乡试去借盘缠,又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令他“摸门不着”。乡试完,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出榜那日,家里已经断炊,他不得不去卖鸡换米。但在中举后,马上一切都变了。对胡屠户的称呼也由“岳父”改为“老爹”,对范进的看法由先前的“尖嘴猴腮,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一下改为“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贤婿老爷,是天上的星宿”。中举前胡屠户的贺礼是“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中举后则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贺喜;离开范进家的动作神态也不同:中举前离开时是“横批了衣裳,腆着肚子去了”,中举后离开时是“千恩万谢,低着头,笑咪咪地去了”。还有对众乡邻的对比:范进中举前乡邻们对范家揭不开锅,在死亡线上挣扎而不闻不问;范进中举后赶紧送酒送肉,搬桌拿椅,忙前忙后。通过鲜明的对比,讽刺了这个社会的世态炎凉,趁炎附势,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
2.运用夸张手法彰显人物
吴敬梓塑造人物形象,不是精雕细刻,而是撷取了最能突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典型细节,通过夸张的手法把在科举制度毒害下,人性扭曲的范进描绘得活灵活现,令人可悲可叹可怜。比如,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把掌后才清醒过来的精彩片段,写到:“(范进)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中举发疯”在当时的士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会有的实情”。正是运用这种夸张的手法,通过“一拍、一笑、一说、一跌”几个动作,就把范进狂喜而疯、昏厥倒地的情景突现出来。
作者就此并没有止笔,而是再次用夸张的讽刺手法描绘了一幅更精彩的场面:“(范进)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水”。范进这种疯狂十足、狼狈不堪的丑态怎不令人捧腹大笑?
这看来似乎离奇好笑,但却在情理之中。因为当时士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惊喜若狂,更何况范进二十岁开始应试至今已有三十五年,在经历了贫困、屈辱的漫长等待之后,他的愿意望终于变成现实,功名利碌接踵而至,又怎能不因惊喜交集而发疯呢!作者在此有意鞭挞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3.运用细节描写渲染人物
文中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但最精彩的细节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一边假意推辞道:“你且收着”。并不等范进说完,“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之后,“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用“攥”“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丑跃然纸上。细节的生动真实、语言的简洁准确,传神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强了艺术的魅力。
再如张静斋拜会新贵范老爷的场面,就很有特色。张静斋与范进根本没有任何瓜葛,连他自己也承认“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可是一听范进中举,不用分说,就急不可耐地前来恭贺,开口“亲切的世兄弟”,闭口“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与范进称兄道弟,送了银子又送房子。作者文中对他无一贬斥之词,完全是客观的描摹,但他那种虚伪面貌掩盖下的结交新贵,攀附权贵的居心,已经全然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了。
也正是由于这种高妙的讽刺艺术,才使得《儒林外史》成为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高峰,并对后世讽刺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敬梓在痛彻地体味了其间的悲苦与辛酸之后,以此书向吃人的科举制度发出控诉,看似描摹“正经人”的生活,实则是对种种不和谐、悖于人情、逆于常理的荒谬现象的揭露,作者希望更多的读书人能从自己发自肺腑的的呐喊中,看到本质,见识本真。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读书笔记 » 悲愤辛酸的呐喊-----《儒林外史》赏析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