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作家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被拍成电影,在西方国家上映的时候被翻译成的名字叫做我不是包法利夫人,
同时法国词典中也有包法利情结这个词,他们都出自于福楼拜的这部作品。
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名叫艾玛,她天真烂漫,虽出身于富农家庭,但却接受了修道院的贵族教育。
他读书,但却只读风花雪月的小说,他向往波涛汹涌的爱情、歌舞升平的日常生活和对他来说有如空中楼阁般的上层社会。
夏尔包法利,乡村医生,虽受人信赖,但老是木讷,不解风情。包法利深爱着爱玛,对于他来说,宇宙的范围并不比艾玛的丝绸衬裙大,但成为包法利夫人却让艾玛的幻想破灭。
但这一切并没有让他从幻影中醒来,他越是沉浸于幻想,就越觉得现实无法忍受。他看不起爆发力,嫌弃他喝汤时发出的咕噜声,嫌弃他餐后用舌头舔牙齿,嫌弃他羊毛衫。红边嫌弃他既没有追求功成名就的野心,更没有实现野心的能力。
挨骂的一生中,只有一次与上层社会真正的接触,那是一次他和包法利共同参加的舞会。舞会之后他回到家,艾玛把它穿的舞鞋珍藏起来,他要珍藏被公爵家地板上的蜡膜黄的鞋底。但她的心也和他的鞋一样,一斤富贵熏染,便再也不肯褪色。
在他的灵魂深处,一直渴望发生着什么。福楼拜写到,他一睡醒就希望机会当天回来,于是她竖起耳朵听,听不到机会来临就觉得非常惊讶,就一骨碌跳下床去寻找,一直找到太阳下山,晚上比早上更丑,又希望自己已经身在明天。
他向往爱情,除了没有把爱情给包法利之外,他一生中对两个男人倾覆真心。他一方面忍受着道德层面的煎熬,但另一方面又极其享受被诱惑的愉悦。狭窄的视野和单一的价值观让挨骂双脚已经无法踏在现实的地上,但同时他的双手又没有能力够得到他想去的天堂。
他被欲望裹挟,纵欲和债务仿佛无底洞,他无力控制自己对情欲和物质的贪念,直至被欲望的洪流吞噬。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粉上了福楼拜,他真写得太好了。每一次艾玛的痛苦、挣扎、纠结、妥协,直至最后他走投无路,绝境中的天真,都被福楼拜刻画的深刻、精准、生动又直击人心。
爱玛和包法利之间这种反差的对比和讽刺,更是被福楼拜写的极具戏剧感和文学张力,而且福楼拜的节奏非常好。这本书出版于1857年,当时电影还没有发明出来,但福楼拜却用了非常经典的电影中的蒙太奇的手法,在描写农业博览会上艾玛和她的第一任情人偷情时的对话,就像是电影教父中非常经典的那个萌。
其的表现手法,这种情节的转换和紧凑感非常的抓人,极具感染力。同时这个版本许渊冲徐老的翻译更是让它锦上添花。我之前介绍过徐老的一本西南联大求学日记,在那本书里了解到了徐老的狂狷,徐老曾在他的名片上印着失意英法第一人,淡漠说老年狂,因为这一切皆为事实。
徐老的翻译生动精准,又极具诗意和本土化的感染力,他的才华绝对撑得起他的狂卷。之前我介绍过的苔丝和这本包法利夫人,我觉得是文学史上女性的两个极端。这本包法利夫人被称为文学史上女性第一次有了欲望的作品。1857年包法利夫人因其有伤风化遭到了拿破仑三世政府的审判,福楼拜的辩护律师塞纳尔这样辩护的。
读过这本书之后,你是会爱好他的不道德行为还是会害怕他呢?在书中这种行为遭到了可怕的惩罚,这难道不是用另一种方式在引人向善?最终,法庭对书中的某些桥段加以谴责,但承认包法利夫人是一部认真而严肃的文学作品。
如今,高法历情劫依然指那些对现实生活不满,从而产生逃避行为和心理,活在自己幻想中的人。但福楼拜曾说,我就是包法利夫人,对别人生活的向往,对自己生活的不满足,对金钱和物质的贪恋,也许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那么一点爆发力,情节好的作品具有普适性,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正如把这种性格演绎到极致的包法利夫人,在流传了将近200年后,依然在世界文坛上熠熠生辉,说给一代又一代人听。读完这本包法利夫人之后,我对艾玛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我厌恶、鄙夷他,但另一方面我又非常能理解、同情甚至是心疼他。
好的作品总能让读者触碰到。复杂的人性,我看到有不少朋友买了这本包法利夫人,不知道大家读完之后的感受如何,
欢迎在这条视频的下面来分享你的感受,我们下次见。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