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坚强地活着——读余华《活着》有感

第一次读余华先生的《活着》时,我只记得自己的情绪跟随故事中人物的命运而波澜起伏,只记得在阅读过程中曾不断感慨一个人的命运竟能不幸到这般地步!再次读完这本书,擦掉泪水之后,我心里多出了许多深深的思考。

福贵一生的命运无疑是不幸的,他从生活奢侈的地主少爷赌光后沦为一无所有的穷光蛋,然后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历经死难幸存归来,而这样的生活变迁只是前奏,命运接下来掷给他的才是一次接一次的重磅打击:先是儿子有庆被抽血至死,之后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而亡,接着妻子家珍得软骨病最终病死,再后女婿二喜在工地上被两排水泥板夹住惨死,最后外孙苦根在饥饿过后因吃豆子被撑死,最后的最后,只剩了福贵自己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有谁的一生,能遭遇不幸更甚于此?是什么力量,让这位生活在那个艰难时代又面对巨大不幸的人,还能坚强地活下去?

在我看来,是对苦难坚韧的承受力,和对世界永远的乐观态度!如若不然,只需从富家纨绔子弟败落到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就足以让福贵去失去生活的动力。可事实是,在巨变面前,他不仅没有一蹶不振,还在后来艰难的岁月里,在一次次眼睁睁地看着亲人死去的过程中,他都没有被击垮。亲人的死让他一次次经历着彻骨的疼痛,可他却一直默默承受着,一次次从绝望的边缘拉回活着的信念,他甚至没有对命运去抱怨或仇恨,他就那样在深重的苦难面前坚强地认真地活着,直至最后,他将一生的苦难沉淀成在空旷的夜风中唱起的歌,他将对所有亲人的思念,平静地安放在他活着的每一个日子对老牛的吆喝中。他是在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坚强地活着。

也许在对这个故事的编写中,余华先生的笔触有些过于残忍,他将如此多的苦难叠加在一起如重锤般一次次击打在同一个人身上,想想都觉得崩溃。但正是这种将痛苦写到极致的手法,才让我们在同样的重锤击打般的疼痛之后,看到老福贵对余生的选择时,更深刻地理解了人生中苦难的意义、承受的意义、选择的意义和活着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尽管我们不会遭遇如此多的不幸,但每一个人的一生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幸会在猝不及防的时刻到来,磨难会时刻伴随在奋斗的过程中。当我们读过了《活着》,在福贵一生的不幸面前,想想我们的不幸又算得了什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无法承受?当我们看到福贵在糊口都很艰难的时代里,都能一次次把巨大的痛苦咽下,继续坚强地活着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不幸和磨难面前退缩呢?

当然,时代已变迁,物质匮乏的年代已远去,我们站在新时代的潮流中,经历着与福贵他们完全不同的经历,我们有着他们不曾有过的压力,我们痛苦着他们感受不到的另一种痛苦,我们没有了对饥饿的恐惧却增添了面对竞争迷失自我的焦虑……但所有的不同都无法抵挡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人的共同之处,这也就成就了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历里感受自己的命运,可以从他人对人生态度的选择中获取我们自己的人生方向与力量。

苦难,是活着的最真实的感受。当福贵的身份是地主少爷时,可以说他从来没有真正地“活着”过,他不过行尸走肉地游逛在这个世间,浑浑噩噩地度日。直到生活的变迁让他失去了身外的所有,只剩下一个孤伶伶的自己时,命运才开始赐予他重生的机会,让他开始真正地“活着”。是穷苦生活的悲惨、是用双手付出劳动的艰难、是接二连三的生死经历对心灵承受力的击打锤炼,让这个从未“活过”的人慢慢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肯吃苦、能担当的硬汉,并让这位硬汉活出了虽痛苦却又意义丰满的一生。由此说来,苦难,又何尝不是一个人活于世间的珍贵的财富?

接受苦难,与生命和解。《活着》,尽管全书都浸透着苦难,但又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展示着在苦难中平和地活着的生命状态:小说中,除了福贵,家珍在失去一双儿女的巨痛中,加之自己的病痛,也依然坚强地活着;凤霞在不幸变成哑巴之后,仍然勤于劳作,笑对人生;有庆在生活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为着不把鞋穿烂,拿着鞋天天赤脚奔跑于家与学校之间,他亦毫无怨言;二喜在痛失妻子凤霞后,一个人将幼小的孩子背在背上坚持每天去干搬运活,他更是默默地把痛苦化成了活下去的力量;甚至连那个最苦命的孩子苦根,似乎都被乐观与坚强的基因浸润,在求生的本能里,像野草一样顽强地存活、成长!在这里,他们选择接受苦难,苦难已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它并不会阻拦他们活着,它与生活并行,于是,活着,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成了最为纯粹的事,诚如作者所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最后,让我们说开去,这部作品,还给了我们作品内容之外的许多启示。生活不止在生死、病痛、挫折、失败等带来的苦难面前,要坚强地活着;在平常日子里,忍受无聊和平庸,接受生活的平平淡淡,也是在坚强地活着。在竞争的潮流中,有能力者,迎风破浪、高歌猛进,取得非凡成就,是坚强地活着;能力不足者,接纳自己,立足现实,默默地实现力所能及的价值,也是坚强地活着。在人世的浮华中,总是挺身于风头浪尖,用一生去搏取权势富贵的人,是在坚强地活着;看淡浮华、与世无争,超然于物外只求宁静,修身养性、做好本我,也是坚强地活着……

无论何时何地,生活,就是坚强地活着。

网站地址:https://yuxinyouhuan.com
本文地址:https://yuxinyouhuan.com/636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8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3日

相关推荐

  • 《活着》读后感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这个暑假悄悄从指缝间溜走;可悠悠的暑假有了书的陪伴,常常驻足,深思细品,解开了我的许多疑惑。 一个小村,一家五口,成为开头。      如何理解活着? 我想最简…

    《活着》赏析 2022年8月23日
  • 《活着》鉴赏

    《活着》这部小说,朴实而单纯,其实就是一部关于死亡的平静叙述,人的死以及动物的死。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

    《活着》赏析 2022年8月23日
  • 活着,就是活着的意义 ——读余华《活着》有感

    暑假伊始,我认真读完了老师推荐我们的经典—余华的《活着》。读完我夜不能寐,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中总会浮现出一个画面–夕阳下的一位孤独老人和一头老牛相互依伴,也会不断回想…

    《活着》赏析 2022年8月23日
  • 从悲剧看人生,小说《活着》赏析

    天南地北,无所不谈。这里是锦上闲谈,每周给您唠唠那些有趣的话题,或是剖析一部电影,或是推荐一本好书。闲来看看,细品生活。 本期为大家推荐的是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 (电影由张艺谋…

    《活着》赏析 2022年8月23日
  •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活着》读后感

    本书围绕暮年的福贵自述其一生的经历,讲述了福贵凄苦的一生,展现了福贵在经历了巨大的苦难之后的淡然心态,期间福贵的亲人的相继离世,都促使着福贵心态的改变,而社会背景中的苦难与福贵,身…

    《活着》赏析 2022年8月23日
  • 读来虽苦,但却苦中带暖——名家名篇余华《活着》赏析及推荐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代表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美英法德俄等数国出版。长篇小说《活着…

    《活着》赏析 2022年8月23日
  • 要好好地活着—余华小说《活着》读后感

    读了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让我思考了这样三个问题:第一,人最重要是要活着,只有活着,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一切。第二,人要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富贵不能淫,…

    《活着》赏析 2022年8月23日
  •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读《活着》有感

    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情,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情。 一、新坟旧坟,碧草丛生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

    《活着》赏析 2022年8月23日
  • 《活着》读后感

    最近读了余华的《活着》,一本不到200页的小说,却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洗刷了我的灵魂。作者余华用苍白残忍的文字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 故事是一位叫福贵的老者回忆。他自己和父亲都是…

    《活着》赏析 2022年8月23日
  • 余华《活着》赏析

      书中的主人翁福贵的一生,盛衰起落,颠沛流离,生离死别……这本书以主人公福贵的视角,用平静的语调,讲述了自己与身边人的命运。 福贵早年玩物丧志,家道中落,妻子背离,父亲…

    《活着》赏析 2022年8月2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