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傅雷家世

傅雷的祖父傅炳清,拥有四五百亩土地、30多间房子,在当地算得上是一家大户了。这个家族,曾经兴旺阔气过,门前的张家湾边,设置着护院的岗亭,常有家了看守;宅后的河汉上,停靠着专用的舟揖;宅内使唤过多个仆佣。但从傅雷祖父辈开始,就有些衰落气象了。祖父生有二子,长子傅胜,结婚不久就离开了人间。次子博鹏,即傅雷之父。

傅鹏虽继承了家族的全部财产,自己也有职业,但他并不是一个理家生财之人,只能守成而不能发展。一场突来的灾祸,终使家产损失过半。在傅雷还不到4周岁的时候,在周浦镇扬洁女子中学任教的父亲,被人诬告入狱,在牢中受了三个多月的折磨。等到用巨款把他保释出来,已到了窃病后期,不久就去世了。他仅仅活了24岁。

傅雷的母亲李欲振,身材短小却端庄秀丽,又贤淑能干,极有主见,人们尊称她为鹏少奶奶。族中或邻里发生了纠葛磨擦,往往请她出来评理调解,只要有她说上几句劝说的话,双方就能心平气和下来。丈夫的先灾后病,花去了大量钱财,家道迅即衰退下来,一年中又连失4口,这种精神上的压力,对一个女子来说,是何等地巨大呵!但傅雷的母亲,并没有被接连而来的灾祸压倒冲垮,她顽强地要闯过这个难关。

傅雷妻子朱梅馥生于1931年2月30日。诞生之日,正是阴历正月十五,腊梅花盛开的季节,大人们以花祝愿,给她取名“梅福”。结婚时,傅雷嫌她名字中的“福”字俗他,将其改为“馥”字。朱梅馥父亲朱鸿,是位前清秀才,以教书为业;母亲杨秀金,操持家务,生有三子二女,朱梅馥最幼。傅、朱二人青梅竹马,及至年长,又相倾相爱。1927年,由朱梅馥叔父作媒,与傅雷定下了婚事。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1907年4月7日(阴历三月初七)生于上海市南汇县周浦镇渔潭乡酉傅家宅(现南汇县下沙乡王楼村五组)。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正直的作家和严谨的艺术家、教育家,从三十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生翻译作品三十余部。傅雷的声誉则流传于中国人的社会,他对中国近数十年来的文化贡献颇巨,尤其作为一个文化人,在修身处世的坚毅和工作态度的认真上,足为后辈取法者良多。

傅雷长子傅聪,今日己是国际闻名的青年钢琴家,其演技日在衍进中,前程似锦。

网站地址:https://yuxinyouhuan.com
本文地址:https://yuxinyouhuan.com/610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8月19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9日

相关推荐

  • 傅雷的内心之死-作者:刘鹏凯

    早在80年代初,一册《傅雷家书》曾经风靡中国的大学校园,几乎所有人为那些家书中充满谆谆教诲、真诚交流感动。我不知道感动之余,剩下的奢侈是如何打发的,是被感动所感动了,还是被欲望所欲…

  • 傅雷是文学翻译家

    傅雷是文学翻译家 他的译作达34部之多,其中多是法国文豪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名著。煌煌15卷《傅雷译文集》,洋洋五百余万言,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空前的伟构。他的译笔“行文流畅,用字丰…

  • 《傅雷家书》作品简介

    作品简介《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

  • 傅雷的内心世界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册《傅雷家书》曾经风靡中国的大学校园,几乎所有人为那些家书中充满谆谆教诲、真诚交流感动。我不知道感动之余,剩下的奢侈是如何打发的,是被感动所感动了,还是被欲…

  • 试与傅雷比高-管筱明

    近两年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先生有三件大事:一是他用英文撰写的回忆录《追忆逝水年华》和用法文翻译的《中国古诗词三百首》在国内外出版后,其优美的文笔引起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的注意,表示…

  • 《傅雷家书》洁白的纪念碑

       一   翻译家死了,留下了洁白的纪念碑,留下了一颗蓄满着大爱的心。   二   纯真得像孩子,虔诚得像教徒,比象牙还缺少杂质。   三   把全部爱都注入洁白的事业,像大海把…

  • 傅敏谈傅雷的家庭教育-王晓宇 沈爱群

    看《傅雷家书》,让我们知道父母的爱有多深切,和傅雷的儿子傅敏谈话让我们知道父母对儿女的影响可以有多深远。傅敏说,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父亲的教育方式也是在逐步改变的,他说他从我们身…

  • 永远的家书永远的情——《傅雷家书》重读所联想到的-大风

    或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因为一本书,改变了对人和事的看法,使平淡的生活增加了些许亮色;因为书中的一个人物,产生了对生活的渴望和冲动,让纯真本性复苏,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在平庸之中…

  • 傅雷之后-施康强

    提到翻译家傅雷,我们马上想到他译的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如果说《约翰·克利斯多夫》对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傅译巴尔扎克的影…

  • 傅雷与刘海粟-张丛 张昊

    1927年12月31日,19岁的傅雷怀着读书救国的强烈愿望,辞别寡母,乘法国邮船“昂达雷·力篷”号离开上海。次年2月3日,抵达马赛港。8月份,他考进巴黎大学,在文科专攻文艺理论,同…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