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本记载人世间各种光怪陆离事件的晚清小说,第一次读的时候,完全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一口气读完,结合世间发生的很多事情,明白了原来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官场丑陋事件和生活中遇到的骗术都在这本书里记载过,原来现代官场和骗子行骗的各种手段都是古人已经使用过的。再一次读它是想更深入的了解古代社会人们黑暗的心理,更加理解现代人的心理和古代人的区别。又一次细细读来感受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各种骗术经旧不衰,无论怎么演变都是在这本书里讲到的骗术的基础上变化而成的,还是希望广大读者朋友多读读这本书,深化自己的心灵,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怎么说也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就其内容来说,仿照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可以评它为“晚清社会的一面镜子”,不过这面镜子有选择地只照到了晚清社会不堪的黑暗面,因此,我对它更精确的评价为“晚清黑暗社会的一面镜子”。
在此之前,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我已经看过两部——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三部小说各有优劣,但作为谴责小说,我觉得还是吴研人的《二》更好地表现出了晚清社会黑暗。它是以主人公的行迹为线,将主人公亲身体验到的、见到的、听到的一个个小故事记录下来。看完之后,我是感叹不已,我想只有在那时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人心叵测”,什么叫“无奇不有”,什么叫“怪现状”!
“上海地方,为商贾麇集之区,中外杂处,人烟稠密,轮舶往来,百货输转。加以苏扬各地之烟花,亦都图上海富商大贾之多,一时买棹而来,环聚于四马路一带,高张艳帜,炫异争奇。那上等的,自有那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要尝鼎一脔。于是乎把六十年前的一片芦苇滩头,变做了中国第一个热闹的所在。唉!繁华到极,便容易沦于虚浮。
久而久之,凡在上海来来往往的人,开口便讲应酬,闭口也讲应酬。人生世上,这“应酬”两个字,本来是免不了的;争奈这些人所讲的应酬,与平常的应酬不同。所讲的不是嫖经,便是赌局,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自古烟花之地是经济繁荣的地方,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提高GDP地方官员不惜牺牲地方安全,睁一眼闭一眼将一个城市发展成为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色情之都”——东莞。东莞在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后,各企业争先恐后的进入,为东莞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坚持的基础,可就在经济繁荣的背后,色情行业悄然兴起,直到记者曝光后,国家大力整治,东莞又恢复了以往的风貌。既然历史有记载,后人又步入后尘,让一个“色情之都”悄然兴起,这不值得人们深思吗。
“想着这个人扮了官去做贼,却是异想天开,只是未免玷辱了官场了。”民扮官,官扮民,这些在很早的年代就出现,如果是官扮民如康熙的微服私访,体查民情也就罢了。可民扮官,大部分是进行诈骗,衙门是高墙大院,左一层右一层的保卫、站岗,无论是学识还是经历,民比官都差一大截,但还有很多民扮官来行骗的,而且一骗一个准。不知道是当官的心里有鬼还是急切的想升官进爵,急功近利呢,让一个个小学学历的民哄的团团转,更有博士、研究生竟然上一个小学学历的农民的当。这真是玷辱了知识分子,玷辱了官场啊!
继之摇摇头叹道:“有甚么办法!船上人送他到了巡防局,船就开行去了。所有偷来的赃物,在船上时已被各人分认了。他到了巡防局,那局里委员终是他的朋友,见了他也觉难办。他却装做了满肚子委屈,又带着点怒气,只说他的底下人一时贪小,不合偷了人家一根烟筒,叫人家看见了,赶到房舱里来讨去;船上买办又仗着洋人势力,硬来翻箱倒箧的搜了一遍,此时还不知有失落东西没有。那委员听见他这么说,也就顺水推船,薄薄的责了他的底下人几下就算了。你们初出来处世的,结交个朋友,你想要小心不要?他还不止做贼呢,在外头做赌棍、做骗子、做拐子,无所不为,结交了好些江湖上的无赖,外面仗着官势,无法无天的事,不知干了多少的了。”官官相护,不只是古代官场的潜规则,今人也学的很快也很熟。一个下了台的官员犯了法,到了衙门竟然无罪释放,“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律法规都抛之脑后,置法律视若无睹,难道法律只是用来惩罚无权无势的老百姓的吗。现代也出现过很多类似的案件,有些官员贪污受贿受到举报后,查来查去有些人草草结案,有些人轻描淡写的进行处罚,更有甚者不但没有受处罚还加官进爵,官场内官官相互体现的淋漓尽致。好在习主席一声令下,全国严肃查处各类案件,严肃作风、纪律,让官场清明廉洁,真正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力,我相信我们国家在习主席的带领下会更加繁荣富强,大步迈步世界先进强国的行列。
“这桂花虽是一场没趣,却也弄出一个诰封夫人的二品命妇了。只这便是野鸡道台的历史了,你说奇不奇呢?”官场的丑态百出,既然能弄出一个野鸡道台,那肯定会有野鸡巡府,野鸡知县等等,可见官场黑暗到什么程度啊——深不见底。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一件事,有上年一个县上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决定招收一定数量的教师,竟然有些头一天还在歌厅里做小姐,第二天摇身一变成为人民教师了,这不是真正的野鸡教师吗,这样的教师队伍能有多高的素质呢,误人子弟,招收官员有没有想过啊,为了一已私利耽误了多少人的前途啊,毁掉多少人的人生,这些官员有没有扪心自问过呢,有没有受到良心的谴责呢。
大约一省里面的候补人员,可以分做四大宗:第一宗,是给督抚同乡,或是世交,那不必说是一定好的了;第二宗,就是藩台的同乡世好,自然也是有照应的;第三宗,是顶了大帽子,挟了八行书来的。任人唯亲,自古官场如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仅是官场的规则,在生意场中也是如此。无论在哪朝哪代,如果官场出现这种情况,更新换代的步代就加快了,当官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私欲的工具。新中国成立,有一段时期也出现了此种情况,中央的政令到地方上无法执行,因为它直接触及一些官员的利益,在各种职位上有家族势利、同学、同乡、世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官官相互,导致下令不通。党中央及时调整,严肃党风党纪,真抓实干,清风气正,严肃处理一批贪官污吏,真正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人民拍手称快,正通人和。
当然,此书给我留下深刻够印象远不止这些,我在此就不再一一评述。总的来说,本书旨在写出当时的怪现状,这一点十分成功,无可置疑。在写作手法上,作者经常使用夸张,欲抑先扬等手法,将反面人物刻画地可谓是入骨三分。在语言上,采用了口语化的语言,辞藻并不华丽,但作为叙事为主的小说,也不必过于苛求。我向对中国文学或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推荐此书,希望大家能静心下来好好赏析这本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