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上亡”,而马革裹尸也算得上武人的归宿与荣耀,但同样是死,有的人却光辉伟大,有的却无比憋闷。下面就来和大家说说《三国演义》中死得最冤的六大将。
第六位:高顺
提起高顺自然会让人想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陷阵营。高顺的地位比较特殊,不在八健将之列,地位隐隐在张辽、臧霸之上,练兵能力在整个汉末三国首屈一指,是不可多得的良将。
白门楼魏续、侯成、宋宪反水绑了吕布,开城迎曹军入城,高顺与张辽等人均遭擒获。面对曹操,吕布求饶,却因刘备一句“君不见丁建阳、董卓”而身首异处;张辽先骂吕布,后骂曹操,不过在关羽和刘备的劝说下,再加上曹操本有收其为己用之心,所以不仅没有计较,还对张辽加官进爵。
可是曹操对高顺的处理很特殊,高顺没有骂人,也没有求饶,不卑不亢的一言不发,照理说以曹操的爱才之心和高顺的能力本应得到好的结果,却不知曹操为何恼怒,结果把高顺给杀了。
这里演义交代的不是很清楚,让人感觉有些莫名其名。其实高顺被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力太强,地位又颇高。如果接纳了高顺,官职低了显得曹操不会用人,高了让随曹操多年浴血奋战的诸将作何感想?所以高顺的存在就像一个烫手山芋,接纳他很可能破坏麾下武将之间的平衡,甚至造成不满情绪。所以曹操最终决定赐其一死,也算全了高顺的忠义之名。
因能力过强不好安置而被杀,高顺的遭遇在整个汉末三国都算少见了。
图片
第五位:邓艾
邓艾智勇双全,和姜维堪称一时瑜亮,面对姜维的屡次北伐,二人互有胜负,尽管邓艾胜得少些,但对大局无碍,从这个角度讲邓艾称得上“曹魏屏障”。
在司马昭下定决心灭亡蜀汉后,邓艾与钟会共率大军出征,由于姜维这块难啃的骨头,于是邓艾提出与钟会分兵,自己涉险偷渡阴平,直达成都,逼降了刘禅,蜀汉灭亡。
立下不世之功的邓艾多少有些膨胀,做了一些比较敏感的事,这说明了邓艾缺少政治头脑与眼光。而随后钟会中姜维之计,开始与邓艾互撕,并将邓艾捉拿。司马昭明知实际造反的是钟会,邓艾是无辜的,却没有点破,致使邓艾最终身死。
邓艾或许会憋屈,也确实挺冤,但这就是现实,如此大的功劳要如何封赏,如何安置?钟会反了,邓艾将来呢?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邓艾虽然是出色的战将甚至统帅,却依旧不得不承受被卸磨杀驴的命运。
图片
第四位:甘宁
《三国演义》将蜀汉、曹魏当作正反两派进行描写,相对而言东吴比较边缘化,这点从武力体系设定中也能看出来。江东十二虎臣中的潘璋、蒋钦甚至历史万人敌丁奉都被设定成挡不住五虎三五合的战五渣,整个东吴只有孙策、太史慈、甘宁三个一流武将,超一更是一个也没有。
即便罗贯中对东吴比较“吝惜笔墨”,但甘宁还是比较出彩的,大刀、铁链、弓箭、盾牌无所不通,另外水性极佳,作战也极为勇猛,百骑劫曹营让孙权大喜过望,称甘兴霸是与威震逍遥津的张文远比肩的人物。
这样一个英雄人物最终也难抵病痛。夷陵之战,甘宁患了痢疾,带病上阵,结果遇见蛮王沙摩柯。此时的甘宁如同没牙的老虎,全无昔日“锦帆贼”的意气风发,被吓得不敢交战,回马便走,可惜还是没能逃过一劫,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重伤不治。
与其说甘宁是死在沙摩柯手中,不如说是死于疾病的折磨,毕竟“好汉搁不住三泡稀”。
图片
第三位:姜维
姜维本是魏将,不得已而归降蜀汉,但诸葛亮几乎将其当做传人,倾囊相授,让姜维深感大恩,从此死心塌地为蜀汉效命,鞠躬尽瘁。
诸葛亮死后,朝堂中关于北伐中原、兴复汉室和偏安一隅、休养生息一直存在争论,姜维力排众议,秉承诸葛亮遗志,九伐中原,终因国力上的差距屡屡铩羽而归。
钟会、邓艾联军灭蜀,姜维率大军抵御,不料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刘禅不战而降。尚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姜维不由发出“吾等死战,何故先降耶”的感慨。
不甘心木已成舟的姜维诈降钟会,并挑拨其造反,还除掉了一直让他恨得牙痒痒的邓艾。正当姜维觉得一切照自己的预想推进打算从中取事时,钟会军中哗变。其实以钟会的威望根本不足以让三军将士支持其谋反,而试图杀出重围的姜维又恰恰犯了心绞痛,以致被乱军所杀。
“吾计不成,乃天命也!”无助且悲凉的呐喊,可惜……
图片
第二位:颜良
很多人都知道,颜良是被关羽秒杀的,也因此让关公之威名传遍天下,于是没有人去在意细节,更不会有人为颜良叫屈。
可是颜良死的真的挺冤。正所谓:“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刺颜良。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当时颜良率十万大军出白马,两军阵前连杀魏续、宋宪,二十合击败徐晃,使得包括诸将栗然。不得已,曹操只好请出不愿启用的关羽。
关羽倒提青龙刀,直冲河北军中,颜良刚要问话,结果关羽马快,一刀将颜良刺死,割下首级而走。
很多人说颜良身为大将,在战场不做提防,是咎由自取,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实际上颜良之死主要是因为他守信重诺,硬要说,算是被刘备、关羽隔空联手害死!
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
颜良得刘备托付,所以根本没打算和关羽作战,结果因此而死。
图片
第一位:吕蒙
吕蒙对东吴可谓居功至伟,荆州问题一直是孙权心中的痛,双方围绕这一问题始终没能达成一致,然而吕蒙解决了。
吕子明用陆逊之计,先示敌以弱,又白衣渡江,不仅收复了荆州,同时生擒关羽。孙权大喜之下,甚至说出吕蒙强过周瑜、鲁肃的话。
于公,吕蒙是孙吴的臣子,所做一切无可厚非,可是到了关羽眼中却成了奸险小人。
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众将大惊,急救时,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喝曰:“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
兵者诡道也。显圣报仇是本事,但以这样的借口为自己的失误开脱,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当然了,吕蒙之死如此玄幻是演义独创,历史上是急病过世的。
图片
其实是不是冤,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解读,答案自然也就不尽相同。您还知道哪些人物,欢迎补充。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