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如果说罗素这只是在吹牛,那么我们作者,我们书中的那些小人物,则真正有着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特别是书中的那些人物,屡屡因为自己的这份同情心,被感情的飓风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60岁的科拉、珍妮特、玛琳、米歇尔等人身上无不闪烁着这种人性的光辉。
小恩小惠只不过是为了收买人心,难得的这种持续性的,旷日持久且很多时候还难以看到希望的付出。他们有过绝望,却在绝望中拼命挣扎。他们在苦难面前,让大家都保持着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联想到近期网络热门事件中的受害者,困苦者,他们的媒体也会让人肃然起敬。那些媒体的骨子里,流淌着良心的血液,而不是资本的血液。
报道苦难者的生存境遇,是他们的一个传统,以此引起社会关注,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解决燃眉之急或满足他们一个难以实现的愿望。
由于需要救济的人数剧增,《迈阿密先驱报》干脆将报纸的专版扩大到系列报道,用一个月事件陆续发表。
最近网上骂莫言骂得厉害,说他写中国人的苦难是在为西方说话,真的难以苟同。大家应当支持莫言的那种偏见。掩盖苦难,大家的苦难只会更加深重。坦然地面对它,关注它,生活才会有所改变,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其实,西方的文学作品,更是无情地鞭挞了西方人的丑恶。看了雨果的《悲惨世界》,你也会知道什么叫惨绝人寰。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也将西方人人性的阴暗暴露得淋漓极致。《飘》将美国统治者的腐败与残酷,写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为穷苦人发声,能够让他们发声,也是一种真正的善良。
我们普通人即使不能像科拉、珍妮特、玛琳那般伟大,至少可以像米歇尔一样,推己及人,多做公益宣传,为社会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勿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