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大意失荆州,多少年来一直被后世遗憾。在关羽身上,曾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那么为什么关羽这一次会输得如此惨?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孙权和曹操又在背后做了什么动作,致使关羽大败?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为您精彩品三国之——白衣渡江。
在上一期节目中易中天先生讲到,孙权集团曾多次派人向刘备讨回荆州,但都无功而返。但事实上,荆州是曹、孙、刘三家都想要的兵家必争之地,谁都不会放弃对荆州的争夺。在孙权集团这边,原来极力主张联合刘备的鲁肃去世了,接替鲁肃的是新一代的领袖吕蒙,而吕蒙是主张吞刘自大的。因此,吕蒙接任后,孙权集团吞刘自大的呼声日益高涨,荆州的问题也就显得非常紧张。
吕蒙一上任就向孙权提出了夺回荆州的战略方案;而镇守荆州的关羽也决非等闲之辈。那么,吕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能够从关羽的手中夺回荆州吗?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白衣渡江”。
说起来吕蒙和鲁肃也是朋友,正如鲁肃和周瑜是朋友,我觉得江东集团这点很好,虽然政见不同,但是不妨碍他们私下里是朋友。那么吕蒙和鲁肃的结识也还很有戏剧性。建安十五年周瑜病故,鲁肃接班,到陆口去上任,路过吕蒙的防地。当时鲁肃身边就有人对他说,说将军现在路过了吕将军的防地,应该去看一看他,因为吕将军现在非比从前了。
这话什么意思呢?是说吕蒙这个人原来出身是比较贫贱的,出身贫贱,靠着自己勇敢作战,一步一步地提升起来。但是他文化程度低,也不爱读书,甚至要给孙权写一封信、打一个报告都要别人捉刀代笔,自己来口述,别人记录再交上去。这样,当吕蒙做到一定的地位的时候,孙权就把吕蒙,还有另外一个人叫蒋钦的,叫过来,说你们现在都是做长官的人了,带着很多的人马,要负担很重要的责任,再向以前那样不读书不识字恐怕不行,你们应该读点书。吕蒙说,哎呀,这个行军打仗事儿挺多的,哪有时间读书啊?孙权说:孤要你们读书,难道是让你们做学问,当博士吗?不过是让你们知道一些历史罢了嘛!你们的事情多,难道还有孤的事情多吗?还有光武帝,还有曹孟德的事情多吗?想当年光武帝南征北战,手不释卷;看现在曹孟德转战南北,他也是手不释卷,你们怎么就做不到呢?吕蒙听了孙权的教导以后,就回来开始读书。这个人天分极好。其实读书这个事啊,并不完全在于你读了多少、下了多少苦功夫,很重要的是天分好不好,悟性高不高。天分不好、悟性不高的人死读书,读书死,一点用都没有。吕蒙刚好是个天分好、悟性高的,读了以后或然开朗。
已经是今非昔比,但是鲁肃并不知道。鲁肃心里面还是不大看得起吕蒙的,只是想到吕蒙现在官职很大,又路过他的防地,不好意思不去看一下,就去看了一下。那么看了一下,吕蒙当时盛情款待了,酒过三巡以后吕蒙就举起酒杯来问:将军接替周帅,与关羽相邻,怎样对付关羽,将军有想法没有?鲁肃因为不是不大看得起吕蒙吗,也懒得跟他啰嗦,说:唉,随机应变吧,到时候看情况吧。吕蒙说:恐怕不行吧,我们和刘备表面上是一家子,实际上关羽是熊虎,这不是个好对付的人,怎么能够不未雨未绸缪呢?现在吕蒙愿意向将军献计,一二三四。说了些什么,不知道,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我们知道鲁肃听了以后大为惊诧,没想到吕蒙会说出这么多的想法和道理来,听着听着这个身子就移过去了。古人我们知道他是席地而坐,听着听着挪过去,挪过去以后摸着吕蒙的背说:子明啊子明啊,真没想到你现在这么有学问。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何况请大哥想想关羽是什么人,关羽也是行军打仗手不释卷的啊,他也是当今的一个大英雄,他怎么肯寄人篱下呢?他怎么会不打我们的主意呢?最后的结果是升堂拜母,也就是鲁肃进入吕蒙家的内室见了吕蒙的母亲,意思就是成了兄弟了。
但是这两个人朋友归朋友,兄弟归兄弟,他们的政见是不同的。吕蒙虽然提出了很多怎样对付关羽的主张,鲁肃是默记在心,烂在肚子里,既没有说出来,也没有使用,因为鲁肃是主张维护这个孙刘联盟的,他当然不会实施吕蒙的那一套计策。但是到了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了,吕蒙接任了,情况就不一样了。于是吕蒙就向孙权密呈计策,那么吕蒙向孙权说了什么呢?说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对抗曹操是不是一定要依靠关羽?因为这就是鲁肃的主张嘛,说曹操是更凶恶的敌人,为了对付这个更凶恶的敌人,我们对关羽得好一点,得靠着他。吕蒙说,未必,吕蒙说只要主公派某某到什么地方,派某某到什么地方,派某某带着一支部队在江上走来走去,我吕蒙自己到某某地方,足以对抗曹操,不一定要依靠关羽。这是第一点。第二个问题:关羽是否可靠?吕蒙说靠不住。吕蒙说,关羽君臣,实际上就是指刘备、关羽,刘备关羽这一伙人巧取豪夺,反复无常,根本就靠不住,他绝对不是我们的依靠对象,所以关羽是靠不住的。孙权认为很对,但是孙权还有一个问题,于是孙权就和吕蒙说:你看,我们是先打徐州呢,还是先打荆州?吕蒙说,徐州好打,拿下徐州并不成问题,但是守不住。因为徐州这个地方一马平川,是北方的骑兵纵横驰骋的战场,我们拿下了徐州,今天拿下,明天曹操就派人来夺,我们没有个七八万人你别想守住。不如去打荆州,荆州既能够拿下,我们也守得住。孙权说,好。于是定下了这样一个战略目标——拿下荆州。
吕蒙说,根据他的推测,关羽现在是犹豫不决的时候,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去忽悠关羽,让他把南郡的部队抽调到襄樊前线。那么问题是,吕蒙忽悠关羽能忽悠吗?能。吕蒙做了三件事情,或者说孙权这边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个叫做“装友好”,这个工作是吕蒙接替鲁肃以后一到任就做的。因为我们前面讲过,鲁肃和关羽两军相邻的时候,鲁肃是不断做友好工作的,和关羽的部队关系处得很好。那么吕蒙接替以后,虽然心里面是想干掉关羽的,但是表面上他做得比鲁肃还好,叫做“外倍修厚恩,与羽结好。”那么在关羽这边呢?他想原来是吕蒙延续了鲁肃的政策,他觉得没有什么可怀疑的,这是第一点。
第三呢,叫“装无能”。那么这个不是吕蒙装的,谁装的呢?陆逊装的。吕蒙从陆口回京口去“养病”的时候,这个“养病”要打个引号,路过了陆逊的防地。这个时候就像当年鲁肃路过吕蒙的防地一样,陆逊对吕蒙也有一番谈话,陆逊说:关羽、刘备他们在南郡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这个时候将军怎么能够回京口去养病呢?吕蒙说:哎呀,你说的是对呀,但是吕蒙现在实在病得太重了,没办法。陆逊说:好,将军实在要养病,只能让将军去养病,但是希望将军见到主公的时候能够跟主公说一下,现在是干掉关羽的最好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关羽这个人一贯就是自高自大、盛气凌人,他刚刚降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现在是他尾巴翘得最高的时候,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在背后捅他一刀子。吕蒙说:这个恐怕不行吧,你看关羽这个人呢,是很威武,很会打仗的,这个叫做有威风啊;关羽这个人刚刚在襄樊前线取得了重大胜利,这个叫做有威望啊;现在正是他士气是正旺盛的时候,这个叫做有威力啊,关羽这个人不是那么容易搞掂的啊。但是吕蒙到了京口见了孙权以后,马上向孙权推荐陆逊接替我的职务。
关羽没有想到啊,他万万都没有想到,什么病秧子、书呆子,那都是狼羔子,狠着呢。他也没有想到,过去的盟友这个时候已经和他现在的敌人暗中勾结起来了。刘备拿下益州,又拿下汉中,这样长江上游地区,加上关羽守在南郡,长江上游地区已在刘备集团的控制之下。这对于处于长江下游的东吴集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们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形势的变化,使敌人或者说头号敌人对于孙权他们来说,已经由曹操变成刘备了。这个时候孙权集团不是吞刘自大的事情,是遏刘自保,这是要保命啦。他既然处于一个要保命的这样一个地步,他怎么可能还跟你是哥们儿呢?而且关羽他应该知道孙权早就在向曹操暗送秋波了,秋天的菠菜早送过去了,早就私下有来往了。而且他还应该想到一点什么呢,就是这回曹操也有联合孙权的需要了。因为你的军队把樊城那么死死地围住,给曹操那么大的打击,曹仁孤军守在樊城,曹操能不保吗?所以,曹孙双方都有互相勾结或者说互相联盟的愿望。
司马懿他们说,刘备取得这样大的一个成就,绝对不是孙权愿意看到的。孙权的心思其实很清楚,他当年赤壁之战的时候和刘备联盟是想让刘备做他的马仔,现在看到刘备这么大了,他绝对不愿意。所以司马懿、蒋济这些人就建议曹操说,给孙权许个愿,让他在后面干一下。曹操同意,向孙权发出信号。孙权马上回应,写了一封信给曹操,“乞以讨羽自效”,说请丞相批准我讨伐关羽,报效朝廷;但是有一个请求,请保密。
关羽拿到信以后就犹豫了,关羽果然犹豫了,因为现在关羽确实骑虎难下。这个樊城它被洪水泡着,那个墙都是快被泡塌了的,他觉得这个樊城唾手可得啊,如果现在撤军,前功尽弃,他不甘心;另外他觉得他的江凌、公安不是孙权一下子可以拿下的,所以他没有撤军。关羽没有撤军,曹操这边就动作了,一方面是曹仁的守军士气倍增,另外一方面是徐晃的援军他也士气倍增,正好曹操又派了十二营人马来增援徐晃,徐晃下令进攻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