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成为历史的代名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
一年四季365天,不是每天都是一样的,冬天太冷了,夏天太热了;冬天白天比较短,而夏天白天又很长。
只有在春分与秋分这个两个节气里,气温适宜,不冷不热,白昼与黑夜的长短相当。春分秋分这两日,白昼黑夜一样长。
而这正好是人们追寻的公平。时间不公平的事太多,只有这两天最平均,大家因此在这个上面寄托了一种理想。
大家处事都要公平公正,当一切成为历史的时候,自会有人衡量。看你,为官管理管家,符不符合春秋的法则。
春秋作为历史的代名词,寄寓了人们对于公平公正的追求。这才有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