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村上春树这位日本作家我是比较欣赏的,从他最早的《且听风吟》到《海边的卡夫卡》和《挪威的森林》,每一部书都会给我一种极大的震撼力,尤其是当我于高三看完了《挪威的森林》,它对我的人生有了很好的启迪作用,我的人生也因此而改变。
因为我从初中开始就特别喜欢看村上春树的书籍,他的书中我能了解到很多人生哲理,村上很会从自身的生活提取出自己写作所需要的素材,所有他的作品有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但村上的本意又并非只是表面上的,深层还有更加深的蕴意。那是高三一个月考完的一个普通的周末,在寝室闲来无事的我翻起了我的《挪威的森林》,这是我第五次看这本书了,许久以来,它对我的魅力依然不减,每次翻阅它都会给我种不同的感觉。因为考试考得不理想的我想借这本书来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很幸运的是,我从本书的主人公渡边君身上看到了那种遇到挫折但不放弃的精神,看到了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这不正是当时的我所需要的吗?看完的我对自己所处的境界和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个新的完整的认识,对生活也重燃起了信心。之后我对学习以及对生活的态度都变得较为乐观,我对村上的认识也就更进了一层。
如同常见的一段话: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你因为一首歌或路人的一个仿佛熟悉的背影,而想起了曾经的某个人。它活在你的回忆,或许不曾消失,但在被生活推着走的时光里,你却有意无意地把它隐藏了。每个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吧!那段回忆,曾是那么铭心刻骨,当时的你以为,那份感觉会一直鲜活不变地伴随你以后的人生,但它着实经不起岁月的磨蚀。唯有在某一个瞬间,一个类似的场景唤醒了你的记忆。如同,渡边君在时隔十八个春秋后,因一首《挪威的森林》乐曲而想起了记忆中那些模糊的人。
木月是主人公的一个好朋友,陪主人公走过很多,但却因为孤独自杀,孤独培养出了抑郁,抑郁繁衍出了死亡。木月是个脆弱的人。他反复游行于自信与自卑两个端点。只有在直子面前他才敢真正显示自己的脆弱。反反复复地累了,心里的痛苦愈积愈多,直到有一天,承受不了了,也许死才是一种解脱。
直子是主人公的恋人,却一直为心理疾病所困扰,最后也选择了自杀,这对于主人公来说是多么的残酷,好朋友自杀,自己所心爱也选择了死亡,主人公本身也对生命的意义提出来质疑,但通过主人公对人生的不断探索,终于明白了自己所活着的目的。
“一听《挪威的森林》这首曲子,我就时常悲哀到不行。也不知为什么,我总是觉得似乎自己在茂密的森林中迷了路。一个人孤单单的,里面又冷,又黑,又没有一个人来救我。”——直子曾对渡边彻如是说。
渡边之所以活着,劫后重生般活下去,是因为他最终选择了自我成长,选择了勇敢的接受,选择了坚强的站立,选择了不放弃责任,选择了忠诚于自己的内心。绿子之所以活着,健康美好的活着,在于她选择先爱自己再爱别人。悦纳了自己,才能悦纳别人。爱从来都不会枯竭,也不是有限的,爱像泉水,充盈、溢出,所到之处开花结果,孕育出更多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