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朝代,向来有不少的争议与讨论。掩卷深思,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千古一人、传奇人物。
有农民出身、唯一一个从南打到北的皇帝朱元璋。
有极其稀少的藩王谋反成功个例的朱棣。
有世称“海青天”的清官海瑞。
虽然英雄辈出,但明朝中有两个最让人钦佩,一是挽救明朝免于南迁命运的大臣于谦,还有一个是在“立德立言立功”方面都有显著成就的王阳明。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他们都不仅仅算英雄,古往今来,江山代代出英雄,因此英雄数不胜数。而那个在大多数人看来始终被黑暗萦绕着、充斥着太监与文官的争夺不休,锦衣卫的腥风血雨的朱明王朝,若无此两人,将少一半光辉。因此,他们应该都拥有更为响亮的称号,为国士,为圣贤。
欲只身一人抵挡横祸,或许是呈匹夫之勇;而力挽狂澜者,绝非匹夫,国士也。
于谦画像
讲事功,于少保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朝野震荡,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在举朝南迁的提议中,若非于少保一人力排众议,明朝或许将重蹈靖康覆辙,从此史书载为北明南明。
讲操守,于少保在明仁宗之时敢于直言怒斥图谋不轨的藩王朱高煦,后来位极人臣,清廉正直,抄家之时家无余财。正是“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现在很多安于太平盛世而读书少的人不理解什么是家国情怀,而当读起历史,才能让人明白,家国情怀这种东西真正深入到了中国读书人的骨髓里,才能更让人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那种有情怀有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
有些觉得自己精通人情世故又肚无墨水的人,常觉得于谦、岳飞这样的人情商太低、封建愚忠。殊不知世界上真的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岳飞于谦这样的聪明绝顶的人,能不懂人情世故?满朝文武少有跟岳飞关系不好的,即使政见上有所分歧,却无私仇。而大敌当头,于谦却敢重用石亨,他难道是不知道石亨此人品行?这是大局观,是为国谋。反观南明,偏安一隅还忙着内斗,无怪苟延残喘了十几年便没入历史烟海之中。
《明史》赞:“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人间重游西湖,于公祠依然站立。不管门庭若市还是无人问津,于忠肃的正直无私、勇敢担当依然流传后世。
既功在一世,又利在千秋,圣贤也。
王守仁非但精通儒释道三家学说,且能文能武,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堪称不世出奇才。当前明月也这样赞誉王阳明:“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明史》也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古代儒家有“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有人说:“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最为杰出的只有两个半人!这两个半人分别是:孔子和王阳明,加上半个曾国藩。”
“立德”方面,他不挑剔门人,无论富贵贫贱,都将自己几十年之所学倾囊传授,而历史上做了同样一件有教无类之事的,正是孔圣人。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面对程朱理学家们对此怒斥的“异端邪说”,王阳明却笑说“四方英杰,各有异同,议论纷纷,多言何益?”格局如此,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于繁华陆离的红尘人间,心如止水者,自能悟道。
“立言”方面,他继承并发扬了陆九渊的学说,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创立了“阳明心学”,乃儒家学说的分支之一。门徒遍布天下,甚至是在他死后,他的门生仍然在朝中激浊扬清,他的名字始终是奸邪小人的噩梦。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劝,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正是他的心学总概。
“立功”方面他更是功绩卓著。正德十三年,平定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在鄱阳湖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日本名将东乡平八郎对王守仁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生伏首拜阳明”。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作为思想家,冲击了传统的程朱理学,成为一代“心学”宗师;在文学、书法方面也很有造诣。正如梁启超对王阳明的评价:“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其伟大,军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勋业。”从一块竹子中的格物致知,到被贬荒地的空谷悟道。从刘瑾的廷杖,到无援无助平定的叛乱。从立院讲学,到利在后世的思想启蒙。虽难免挫折,却善始善终,可谓传奇。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一朝风月,万古长空。
英雄,或许还呈匹夫之勇如项羽,或许是乱世能臣如曹操。而国士与圣贤,之所以在我看来比英雄高出一个层次,不仅是在事功方面功勋卓著,更是在操守方面光耀史册。虽然是为帝王家谱做所谓正史,仍掩盖不了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而今虽为太平盛世,哪怕再轰烈的历史,也成了茶余饭后说书人的戏词。然而,读史正是为了让人明白有这么一种有担当有情怀许国不复为身谋的人,以养成大丈夫之格。
我曾以为,在一个时代中,肯定会出现各种种类的英雄。但如今读了他们,我才明白,有的奇才国士,是乃五百年甚至一千年一见。当前明月的这一套通俗易懂的历史书,也让无数人越过晦涩难懂的古汉语和繁杂各异的史料去开始了解这个曾经陌生的朝代。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纵然历史车轮渐行渐远,
总有人如日月不朽。